
对此,美国《华尔街日报》(WSJ)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正在讨论对进口汽车征收最多达25%关税的方案”。美国政府在上个月也表示,根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将对进口钢铁和铝分别加收25%和10%的关税。对于韩国等部分国家则通过个别协商降低关税增幅。
迄今为止,美国政府并未出台具体的方案。但一旦实行,预计美国和欧盟(EU)等各大经济圈之间的矛盾将比特朗普政府至今一直推进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所产生的矛盾更加严重。
韩国仁荷大学对外副校长郑仁教表示“特朗普的发言如果变为现实,真的会引发贸易战争”。这是有理由的。郑仁教表示“汽车的连带效果很强,而且是欧洲国家和日本向美国出口占比较大的类目,因此这些国家势必会比征收钢铁关税时做出更积极的应对”。现在,美国对进口汽车赋予的关税在平均2.5%左右,如果关税比例上升至25%,德国、日本等主要对美出口汽车的国家将会有激烈的反抗。
韩国汽车产业也将无法幸免。汽车行业是韩国对美主要出口项目,是贸易顺差的一等功臣。去年韩国对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的出口额为198.2亿美元,该领域的贸易指数顺差为177.5亿美元,占整体顺差额的99.4%。
韩国汽车能够在美国有如此大的销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免关税的作用。根据韩美自由贸易协定(FTA),在韩国生产的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关税率为“0”。与未和美国签订FTA的日本等竞争国家相比享受了很多优惠。但是如果关税炮弹成为现实,实际上将阻挡韩国汽车向美国出口之路。
韩国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委员赵哲(音)表示,“如果美国此次的附加关税方案变成现实,在韩国生产的汽车在美国市场上将完全失去竞争力”,“韩国汽车业界去年共生产410万辆汽车,其中90万辆出口美国,即使假设其中一部分对其他地区出口,最少要减少30万辆以上的产量”。如果想维持对美的销售量,在韩国国内的汽车产业需要将生产基地移至美国。如果这样,韩国国内的汽车生产必然减少,钢铁等相关产业也会受到损失。
韩国产业通信资源部24日召开了官民座谈会,决定在讨论对韩国国内汽车产业产生影响的同时积极关注美国国内的动向。
有人指出政府的动作如同马后炮。重启韩美FTA协定及钢铁关税协商实际上已经结束,但是对于特朗普政府追加贸易压制的这一点是可以预测的。韩国西江大学国际研究生院教授许允表示,“特朗普政府将在未来反复施加贸易压力”,“未来的压力可能会针对半导体等”。许允教授还表示,“与钢铁领域的关税协商一样,在汽车领域也必须和美国进行单独协商”,“需要准备更具战略性的应对方案,比如与因征收高额关税而受到损失的欧盟商讨共同应对方案等”。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