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宁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促进全域旅游文化资源联动升级。
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近年来,江宁文化产业呈跨越发展态势,保持了年均20%的高速增长,文化产业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以文化强区为目标,江宁区实施文化产业振兴工程,文化产业爆发式增长和业态创新齐头并进。启动了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华谊兄弟电影小镇等重大项目,并活化城市旧产能空间,打造J6软件创意园、9车间文化创意园、NR99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园区,南京森林音乐节永久会址落地,汤山《CAVALIA·舞马》演艺项目开演,骑手、杂技师、舞者、骏马共同为观众呈现世界级华美之作。全区文化企业数量不断增加,2017年,文化企业近5000家,其中规上企业超过200家。
目前,江宁正着力构筑千亿级文化休旅产业与创意设计、会议会展、教育培训、精品消费品、互联网文化产业等“1个骨干产业+5个特色引领产业"的文化产业格局。
江宁区素有“六山一水三平原”之称,生态环境优美,山水城林相得益彰,是全国生态文明区,美丽乡村、牛首山世界级佛教圣地、汤山国家级温泉旅游度假区(世界著名温泉小镇)为核心的休闲旅游品牌全国闻名,构筑了一条山水人文融合的环绕越文化休旅“金腰带”,成为华东地区最具吸引力的休旅胜地。
阳山碑材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由演绎打造碑材场景的明文化村、奇石林立的阳山怪石和世界之最的阳山碑材三部分游览区域组成。“碑如长剑惊天倚,十万骆驼拉不起。”袁枚《洪武大石碑歌》诉说的就是汤山阳山碑材的故事。在这里赏阳山碑材,仍然能够感受到古代工匠的艰辛,感叹历史兴衰、王朝更替。
作为世界著名温泉小镇,汤山一直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温泉疗养圣地,在温泉里放松疲惫身心;然而,汤山不止只有温泉。作为宁镇山脉和沪宁旅游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汤山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同样精彩纷呈,值得深度体验。
走进春天的黄龙岘,青山绿水空气怡然,粉白蔷薇装点生态茶园,花香茶香令游人沉醉。漫步田园乡村,竹海、茶园、夜宿农家,回归自然。
骑行、品茶的游客将46户农家乐挤得满满当当。自2013年4月28日试运营至今,黄龙岘茶文化旅游村已接待游客达400多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1亿元,2014年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015年评为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016年入选全国第三批最美宜居村庄及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企业(园区),2017年入选第四届"江苏最美乡村",先后共荣获60多项国家、省、市、区级奖项。
汤山郄坊村过去是远近闻名的手工艺人村,打铁、磨豆腐、榨油、漏粉丝、砌房子,可谓是样样齐全。在阳光下把黄豆磨成浆,体验做豆腐的乐趣;香喷喷的炒芝麻榨出好油;粉皮晾在农家大院里;经过六小时翻炒的炒米温热香脆;糯米酒散发阵阵甜香……位于郄坊村的汤山七坊农家乐,不少人带着孩子举家体验农俗乐趣。
江宁区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发展乡间休闲游、文化体验游、温泉养生游、主题娱乐游等文化旅游品牌,推进文化休旅旗舰项目建设,优化旅游服务设施,创新旅游线路设计,丰富旅游产品体系,促进全域文化旅游资源的联动升级,到2022年,将文化休旅产业发展为千亿级支柱性产业。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