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听起来很神奇。在南京江宁区,有一家企业就确实是这样生产的,它就是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多年来,坚持走自主研发道路的埃斯顿已经成为国内机器人生产的领军者。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2月在江宁开发区成立,2015年3月20日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挂牌上市,主要从事智能装备核心部件及工业机器人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形成具有独特竞争力的针对高端机械装备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作为智能装备的核心部件供应商,埃斯顿走出一条完全自主研发的道路,公司及其下属各子公司均为高新技术企业,已建成和在建的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1个、江苏省工程技术中心3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1个,拥有专利70多项、软件著作权40多项,单独及牵头起草的国家及行业标准11项。2010年,国家锻压标准管委会"锻压机械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工作组" 在埃斯顿设立,成为国内唯一支持的锻压数控研发企业。2017年,企业实现产值4.8亿元,同比增长24.67%。
南瑞集团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单位,,是中国最大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利水电自动化、轨道交通监控技术、设备和服务供应商。其特高压、大电网调度、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国际领先。
在江宁区,大体量的智能企业、车间背后,是一套完善的产业体系和政府全方位服务。这里有全球最大的生物外包公司——金斯瑞、无线通信先锋——远达无线技术有限公司、智能电网娇子、上市公司——光一科技,还有航空动力新军——南京西工大飞行器制造工程研究院。
为创建一流的营商环境,江宁区的预审代办制令投资项目快速“瓜熟蒂落”,由江宁区首创并向江苏全省推广的“不见面审批”服务,有效解决企业办事难、办事繁。在国家级江宁开发区,创业企业可以享受完善的政策环境,从创业人才培养引进、公共服务到创业扶持政策,创业者各取所需、各得其所。科技金融机构、债券融资、股权投资基金、金融信贷,多元的科技金融体系,为科技人才创业解决了资金链问题,形成科技要素与资本要素深度契合的机制。
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开发区积累了良好的发展优势,立足“十三五”,开发区发展正迎来更为优良的新一轮政策机遇。“十三五”期间,江宁开发区将全面实施“135”行动计划(“一个目标”是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前列,“三个定位”是打造高端产业特色集聚区、科技创新开放引领区和产城融合绿色样板区,“五大工程”是产业强基工程、创新强效工程、城市强质工程、生态强本工程、效能强体工程)。到2020年,努力形成绿色智能汽车、高端智能装备两大2000亿级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信息服务业两大1000亿级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4000亿元,具备向5000亿元迈进的基础。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