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临已经提上日程的朝美对话,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苦恼任命谁来担任对朝协商代表。因为在兼任六方会谈代表团团长的对朝政策特别代表约瑟夫·尹(Joseph Y. Yun,64岁)退休之后,特朗普总统尚未找到合适的继任者。
这种尴尬源于朝美两国交流的长期中断。六方会谈在2009年朝鲜发射洲际弹道导弹(ICBM)“光明星-2号”之后中断。2012年2月,作为对朝粮食支援的代价,虽然朝美双方协议重启六方会谈,但同年4月朝鲜再次发射了“光明星-3号”,六方会谈由此搁浅。美国在近十年间甚至连跟朝鲜顺利谈判的机会都没有。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韩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乔尔•威特(Joel Wit)曾担任领导《日内瓦基本协议》的朝核大使Robert L. Gallucci的高级助理,他3月7日通过电话会议举出前例,说明了对朝特使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首先,对朝特使应具备与朝鲜官员面对面针对难题进行谈判的经验,并具有与其他独裁者接触过的经验。比如Gallucci前大使,他曾担任监督1991年首轮海湾战争当时伊拉克武器核查的联合国特别委员会副委员长,阻止了萨达姆政权进行核开发。接着,他还曾担任美国国务院核不扩散及核安全协调员,负责阻止前苏联核科学人员流出与核技术泄漏。乔尔•威特研究员还指出,重要的是任命可直接向特朗普总统和蒂勒森国务卿报告,作为谈判代表深受信任,甚至可全权代理的高层人士来担任对朝特使。
第三个条件是要有与朝鲜直接接触过的经验。也就是说,特使本人最好要有这种经验,但若没有,那么就要有很多在裁军或人道支援领域亲自与朝鲜人接触的经验,并拥有强大的专家后援组。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