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可用手机支付的平民餐厅曾让文在寅总统大为惊叹,感叹北京已经成为“无现金社会”,不带现金也不会有任何不便。
去年12月30日,笔者从共享单车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首先,笔者用手机扫了一下停在家门口黄色ofo共享单车的二维码,车锁在扫码后自动打开。使用共享单车骑行1.5公里左右抵达目的地后,笔者将单车锁上,ofo应用里的余额立刻自动扣除了1元人民币(约合164韩元)。
接下来是共享汽车。笔者打开“一度用车”应用,挑选了一辆汽车。一度用车是2015年在北京创业的共享电动汽车企业。选中汽车后,车门自动打开。笔者从这辆由现代汽车的合作伙伴北京汽车公司生产的EV160电动汽车的扶手箱中取出车钥匙,然后开往目的地。

接着,笔者把汽车停在文在寅总统去过的永和鲜浆附近的指定停车场,然后使用阿里巴巴的手机结算服务支付宝支付了租车费用,支付宝账户里的余额自动扣除了41.2元人民币(约合6757韩元),这是租车应用通过行驶距离和使用时间自动计算得出的金额。
前往餐厅时路过一家售报台,于是笔者挑选了一份时事周刊《南方周末》新年版,然后扫下贴在售报台上用A4纸打印的腾讯手机支付服务“微信支付”的二维码,用手机支付了5元人民币(约合820韩元)。

在问过文在寅总统点的菜单后,笔者照样点了一份。账单上的金额为45.5元人民币(约合7462韩元)。笔者用支付宝扫描二维码输入金额后进行了结算。
笔者在前往中午约定的场所望京时,使用了中国版优步(Uber)“滴滴打车”。笔者在应用中输入目的地后叫车,专车(高级呼叫出租车)三分钟后便来到笔者面前,之后行驶30多分钟抵达餐厅,笔者手机绑定的微信支付自动结算了83.86元人民币(约合1.3753万韩元)的车费。
用完餐后,笔者去了韩国城的传统市场“望京街道”综合菜市。这里大约有学校操场那么大,在这里,通过扫描柜台柱子上贴着的二维码结算的人比用现金付款的人更多。笔者最后在一家菜店用支付宝买了干辣椒和沙参,共花了33元人民币(约合5412韩元)。
之后,笔者乘坐地铁回家。笔者在望京站用智能手机下载了易通行APP,从支付费用到搭乘地铁都非常便利。到笔者住所附近的地铁站,费用共计4元人民币(约合656韩元),只需用应用生成的二维码对着检票口照一下,地铁安全门就自动打开。
笔者一天共花费了299.96元人民币(约合4.9196万韩元),却没有一次需要打开钱包。
现在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正呈暴涨趋势。
中国手机结算总额在2016年为35万亿元人民币(约合5795万亿韩元),预计2019年将暴增至296万亿元人民币(约合48547万亿韩元)左右。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去年春天甚至表示,“在杭州,强盗洗劫了三家便利店,却只抢到1800元人民币(约合30万韩元)”,由此可见现金正在中国迅速消失。
韩国现在要反过来追赶中国的脚步。
韩国初创企业专门媒体Platum的赵尚来(音)代表指出,“中国的信用卡市场门槛较高,所以初期发展有些停滞,之后直接发展到了手机结算。韩国也许是信息技术(IT)强国,但在移动支付方面却有些落后,为改变这一局面,韩国政府要积极修改规制方式”。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