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听说习近平主席将于12月13日赴南京出席八十周年公祭是在今年11月下旬,在与一个别国(与南京大屠杀无关)驻北京外交官吃饭时得知 。当时笔者就忍不住想到习主席这一安排可能会与文总统的访华日程冲突,因为韩国驻华大使馆的相关人士此前曾表示“为了将这次访华打造成史上最盛大的对华国事访问,将在12月中旬安排五天四晚的访华行程,目前正就相关日程安排进行协调”。
韩国所期待的史上最盛大的访华行程却选在习主席离开北京出席全国哀悼日的当天,有些前后不对。这就如同在韩国的显忠日进行国事访问,自然不可能受到花团锦素的盛大迎接。所以笔者认为,当局必然会调整日程,避免出现这种冲突。没想到的是,最终的访华行程还是定在了12月13日-16日。
事后得知,选择13日抵达中国是韩国的决定。也就是说,韩国方面明知道习主席由于日程原因直到12月14日才能举行首脑会谈,但依然选择提前一天抵达北京。在此之前,韩国驻华大使馆、外交部和青瓦台全都忽视了文总统访华与南京哀悼时间重合、习主席不在北京的问题,直到具体的访问日程全部安排完毕难以变更时才发现。
于是,文总统急忙派遣驻华大使卢英敏前往南京出席追悼仪式,并亲自发表了慰问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哀悼致辞。虽然文总统在习主席本人尚没有直接发言表态的情况下前后三次对遇难者表示哀悼被批用力过猛,但却因此得到了中国方面的感谢,也算展示了随机应变的能力。
但令笔者不解的是,想要知道12月13日是中国南京大屠杀80周年公祭日以及习主席将会赴南京出席哀悼仪式的消息并非难事,连驻华大使馆规模远小于韩国的第三国外交官都知道这一消息,韩国为什么不知道呢?
文总统此次访华令人唏嘘的问题不在少数。其中访问琉璃厂的安排也没有受到大多数中国媒体的关注,效果不佳。如果文总统选择访问即将在四年后举行冬奥会的北京郊外张家口地区,结果可能会大不相同。然而,政府如此重视平昌冬奥会,却在访华前完全没有讨论过访问张家口的问题。可见,总统访华“受冷遇”的争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由于提前准备欠妥或者急于求成所致。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