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0日,朝鲜官方媒体《劳动新闻》刊登了42张照片,公布了前一天在平壤附近发射的火星-15型导弹的发射现场画面。发射完毕后朝鲜立即称该导弹为新型导弹。这是迄今为止没有出现过的导弹,在外形上也与今年7月4日和28日发射的火星-14型导弹有所不同。

① 改为圆筒形导弹
火星-14型导弹此前被视为是朝鲜射程最长的导弹,采用了二级火箭直径小于一级火箭(直径1.8米)的阶梯式设计。为增加射程则需要减轻导弹重量,朝鲜因此减小了二级火箭和弹头的大小。
火星-15型导弹不仅增加了一级火箭的直径,二级火箭的直径也变得与一级火箭相同,外形近似于苏联的远程导弹SS-19,弹头大小也有所增加。
火星-15型导弹装载了大量燃料以增加发动机点火时间,确保能够达到目标射程。此外,搭载的弹头重量也有所增加。朝鲜在声明中表示,“可搭载超大型重量级核弹头”。韩国国防安保论坛秘书长申钟雨(音)表示,“据观察,火星-15型导弹的直径比火星-14型导弹提高了30公分,长度增加了2米以上”。
② 增加一级火箭发动机
在一级火箭底部安装的发动机数量也发生了变化。火星-14型导弹发动机以火箭中央部分约80吨推力(tf)的主发动机(长白山发动机)为中心,并在周围安装了四台辅助发动机借以调节助推力。
而火星-15型导弹则安装了两台主发动机。朝鲜在用于发射人造卫星的银河3号上已使用了聚簇技术将四台芦洞导弹发动机捆绑在了一起。专家根据分析推测火星-15型导弹或也使用了该技术。韩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委员李春根(音)解释称,“为了适应导弹体积的增大,就需要提高发动机的推力,而一台现有发动机的力量有限,因而朝鲜选择将两台发动机捆绑在一起使用”。据推测,导弹体积增大后,提高二级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火星-14型导弹的弹头部分类似铅笔,前端的外形为尖头,弹头顶点(尖度)以下是又长又细,而火星-15型导弹的弹头却是又短又粗。李春根研究委员解释称,“尖头弹头可减少空气阻力,提高速度,从而减小被拦截的可能性,但振动和温度也会随之升高,从而难以确保再入大气层技术”,“与此相比,粗弹头的速度会有所降低,但却可以实现稳定飞行,因此在加大导弹体积时一般都会采取粗弹头”。也有观测认为,朝鲜采用粗弹头或是为了在弹头内放置小弹头,利用多弹头型弹头应对拦截问题。
④九轴移动式发射车
移动式发射台(TEL)也有所不同。火星-14型导弹的发射台为八轴卡车,装有16个大轮胎(一轴两侧各装有一个轮胎),而火星-15型导弹却使用了九轴卡车(18个轮胎)。另外,用于垂直安装导弹的升降机也从原先的一台增加为两台。申钟雨秘书长分析称,“导弹重量增加后,为了分散重量,需要增加轮胎数量”。
另一方面,在当天公布的照片中,并未看到朝鲜军需工业部第一副部长李炳铁,而其此前曾经常出现在导弹发射现场。韩国政府当局者表示,“去年8月成功发射了潜射弹道导弹(SLBM)后,李炳铁曾与金正恩面对面抽烟(注:韩国和朝鲜传统文化中在上级或长辈面前是不能面对面抽烟的,由此可见其地位)”,“但他这次并未出现在11月29日的发射现场照片中,目前我们正在对此展开查证”。与此同时,韩国政府当局者还补充道,“李炳铁在上月初(7日)的劳动党全体大会上还被提拔为总揽军事政策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因而有可能已晋升为军需工业部长,应该没有出现人身安全问题”。在当天导弹发射现场,朝鲜国防科学院院长张昌河、中将全一镐(音,或为国防科学院所属人员)、朝鲜党组织指导部副部长赵永元(音)、朝鲜军需工业部副部长刘振(音)等陪同到场。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