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2年8月24日,韩中两国建交,之后两国发展成为经济伙伴关系。在25年间,韩中两国交易大约增至33倍,中国发展成为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但最近因萨德矛盾导致两国交流停滞,中国在尖端技术领域迅速赶上韩国,两国的经济关系正迎来转折点。KOTRA回顾了韩中两国经济关系25年,为摸索发展方案举行了“后萨德时代,韩中两国未来合作”座谈会。
参加座谈会的有:西江大学国际研究生院院长金时中、CJ大韩通运代表朴根太、中国政法大学客座教授文日贤(音)、岭南大学经营学院院长白权镐、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北京事务所所长梁平燮(音)、KOTRA信息通商合作本部长尹元锡、崇实大学国际通商系教授李文炯、成均馆大学成均中国研究所所长李熙玉、《中央日报》中国研究所所长韩友德、KOTRA东北亚事业团长黄在元(以上人名按韩文首字母排序)。
其间,中国对韩国经济的意义是什么?
▶金时中=“中国对韩国来说,是机遇,也是幸运。把单纯的来料加工工厂迁移到中国,发展原料零件产业,韩国产业的体制得到改善。但其结果是对华依赖性逐渐提高。由此带来的潜在危险通过萨德事态体现出来。”
▶韩友德=“在克服1997年外汇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中国出口也是稳固的支柱。问题是未来。无法保障当政治风险来袭,中国还会继续做韩国经济的友军。”
韩国因萨德矛盾所造成的损失有多大?
▶梁平燮=“比起贸易,投资方面的损失更大,而比起投资,则是旅游和文化内容产业的损失更大。乐天等进军中国市场的韩国企业正因销售不振而苦苦挣扎。汽车和手机等消费品的困难正逐渐影响到合作企业上。”
▶金时中=“据分析称,若综合这些方面来看,韩国经济的增长率大约下跌了0.3个百分点。但幸亏韩国对华出口比去年有所好转。萨德矛盾对韩国经济造成的巨大影响还有限。”
▶朴根太=“长期的风险令人担心。韩国产品的形象可能会转为负面。之前因韩国产品的良好形象,韩国受益良多,但韩国未来反而可能会因不良形象遭受损失。”
之前对中国的依赖度过高。
▶梁平燮=“萨德矛盾也有积极效果。萨德矛盾让韩国认识到不受经济外因影响,确保强力的竞争力很重要。进军中国当地的韩国企业要守法经营,这也很重要。对韩企整个中国事业来说,这会成为结构调整和战略变化的契机。”
▶尹元锡=“要将中国因萨德事态对韩国进行的报复作为减少对华依赖度、强化产品竞争力和改善体质的契机。还要同时努力将出口路线改为东南亚等国。”
▶黄在元=“在中国国内,与韩国企业交流较多的地区和集团正因萨德矛盾遭受损失。也就是说,中国对韩国的依存度也不低。当中国态度强硬时,韩国也要研究扎了会痛的‘刺猬战略’”。

▶李文炯=“萨德问题不仅与韩中两国关系有关,还与美中两国关系有关。看起来暂时很难缓和。”
▶文日贤=“萨德是韩中两国之间的战略问题,彼此很难让步。”
▶李熙玉=“可能会在今年年末中共十九大之后,或以2018年平昌冬奥会为契机转变氛围。还可能会在解决朝核问题的过程中降低一些敏感度。”
请问韩国产品在中国市场畅销的秘诀是什么?
▶梁平燮=“在中国通过出口发展的过程中,韩国拥有中国所不具有的半成品和投资材料。韩国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比中国产品要高,而价格则比跨国企业产品要低,因此很受欢迎。”
据闻现在情况有所改变,是吗?
▶白权镐(音)=“中国并非像过去那样由出口引领发展。中国现在在需求层面上,由消费引领增长,在供给方面,由服务业引领增长。出现这种变化,现有的韩国─中国的分工结构解体。即使萨德矛盾解决,韩国企业的困难也将会持续下去。”
▶李文炯=“韩国的对华贸易收支顺差在2013年以后呈现下降势头。现在竞争领域比合作领域逐渐增多。中国政府也设置了很多门槛,正阻止全球企业进军市场。”
那么我们企业要如何做?
▶尹元锡=“要以中国难以跟上的技术竞争力来提高利润率。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在此次萨德矛盾中并未遭受损失的半导体和平板显示器。这些是在中国生产成品后出口到第三国时不可或缺的尖端零部件。中国若不使用韩国的这些产品,就要使用价格昂贵的德国和日本产品,这样一来,就无法保持中国“中低价”价格竞争力。若韩国生产很多这种产品,中国就不敢随便惹韩国。”
▶韩友德=“现在打着韩国的旗号来卖商品的时代已成过去式。韩国现在要从中国人的立场上制造中国人喜欢的产品。特别是中国正在扩大“红色供给网”,即,使用本国半成品代替进口半成品生产成品。要通过彻底的本地化,与中方合作伙伴构建稳固的信任。”
▶李文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研发(R&D)或营销方面还略有不足。韩国企业要突破这一盲点。为此,要先与中国企业构建制度性的合作关系。要确保相互利益分配系统,还要增加激活垂直、水平结合的战略合作。相互交换股份就是这种方法之一。”
▶朴根太=“过去因中日领土纠纷,中国掀起抵制日货的运动,日本企业由此损失重大,但之后却再次通过品质和技术力量东山再起。最终,只有拥有品牌的力量和技术竞争力才是唯一的对策。”
未来韩中两国关系的走向如何?
▶李熙玉=“并非恢复过去的韩中两国关系,而会确立反复矛盾与合作的新双边关系。这就是所谓的‘新常态(New normal)’过程。”
▶白权镐=“归根究底,萨德矛盾是中韩两国看待彼此的观点不一致导致出现的问题。要为韩中关系2.0时代做好应对准备。”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