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买“一次性用品”似的非常简单
为了了解在各种犯罪活动中非常活跃的预付费手机的真相,采访人员决定亲自购买一次预付费手机试试。首先,在Daum和Naver等门户网站上搜索“预付费手机”。据称,2007年信息通信伦理委曾经在网上切断过“预付费手机销售信息”。但是,仅是搜索到的网站就超过了80余个。
在搜索到的出售网站上,我们挑了一处并与其取得了联系。记者刚说出“需要买部手机”,电话那头就问开了“你是哪个地区的?我们用快递寄给您吧”。警察解释说,在开通预付费手机时,主要使用外国人或者居无定所之人的信用信息。
在约定的地点等了大概1个钟头,送快递的人就手拿电话出现了。手机上的涂漆都已掉光,一看便是2005年产的二手货。手机内已经充上了1万韩元,可以通话30分钟。以前用过这个手机的人的短信还留在手机里。
一个人的名义最多可以开通12部手机
据移动通信运营商透露,以一个人的名义在同一通信公司最多能开通3~5部手机。韩国共有3家移动通信运营商,共可以开通12部。借无固定居所之人的名义开设的预付费手机很有可能被滥用。
对此,警察相关人士说:“我听说政府在和移动通信运营商协商,只允许每人开设一部预付费手机的方案。同时,还有必要讨论在拖欠通信费用或者身份不明的情况下,在预付费手机开通过程中就应该受到限制。”警察方面说:“对利用预付费手机犯罪的情况,现在只针对该犯罪行为进行处罚,对使用预付费手机本身,我们无法进行处罚。”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