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重工业相关人士表示,“从去年开始就已制定生存计划,并将其付诸实践”,“目前也正在考虑出售已停工的浮船坞”。

大宇造船海洋去年在共7所船坞中售卖了其中两家。业界人士预测,今年也有可能继续向外出售船坞。该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公司之所以变得经济困难,最终原因还是在于勉强接了太多订单并大举增加设备”,“我们正在减少生产设备的规模”。
但今年以来,韩国造船企业能摆脱订单不足这一问题就算万幸了。现代重工业集团内三家造船厂在上半年保证了42亿美元(约4.7万亿韩元)规模的订单量,并实现了今年订单目标额的60%。三星重工业也在上半年接受了48亿美元规模的订单量,已达到目标额(65亿美元)的74%。大宇造船海洋的订单量为7.7亿美元,与去年相比,正呈现快速恢复的势头。
即便订单情况有所改善,但造船业从今年下半年起都在思考如果“挺过”今后1-2年的工作需求不足的难关。据英国造船、海运分析机构克拉克森调查公司分析,世界造船厂的总数由2009年造船业鼎盛时期的930家骤减了将近60%,截至今年3月底仅剩398家。其中大约30%的造船厂今年年末将面临工作需求骤减的萧条市场。专家们和业界相关人士认为,虽然造船行业已摆脱了最恶劣的局面,但很难再回到10年前的鼎盛时期。
现代重工业去年5月起通过工资、团体合约正在促进“返还基本工资的20%”。三星重工业也决定截至明年裁剪整体员工的30-40%,并在本月正式和工会探讨轮流停薪休假等事宜。
大宇造船海洋最重要的任务则是,成功交货安哥拉国营石油公司“Sonangol”订购的两只钻井船 。最初的交货时间为去年6-7月,但Sonangol以国际油价下跌引发经营不善为由,表示“无法收货”,将钻井船搁置在玉浦造船厂前海一年多。
受制于“交货之际若交货条件成熟,就收货”的合同内容,大宇造船最终未能拿到大约1万亿韩元的款项,反而加重了资金流动性危机。公司相关人士透露,“目前正在进行协商交货事宜,其中一个钻井船在今年之内交货,其余可能将在明年年初交货”。
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因为韩国造船企业的水平世界第一,所以对于大型油槽船、集装箱船以及液化天然气船(LNG)的需求正在复苏”,“市场复苏到2019年以后,我认为订单量将达到鼎盛时期的50-60%”。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