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曾提及修昔底德的代表性主张,负责特朗普政府外交安保战略的核心幕僚也对此了然于胸。白宫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马斯特迈克马斯特曾向媒体投稿称,“正如修昔底德所指出的那样,人们至今仍因担心、名誉以及利益等根本因素在发生战争”。通晓东西方战史的美国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也曾在其提名听证会上就修昔底德的理论表示,“那些因素仍是一个国家发动战争的根深蒂固的原因”。白宫首席战略顾问史蒂夫·班农预言,今后五至十年内美中之间将在南海发生一场战争。
美中冲突抑或妥协问题正处于东北亚地缘政治断层上,这对于曾发生美中冲突,且冲突至今还未结束的韩半岛有着直接的影响。今年4月初,美中两国首脑在美国佛罗里达会晤,面对面商讨了韩半岛安保问题。艾利森教授表示,习近平主席曾向特朗普总统建议,如果朝鲜金正恩政权停止试射远程导弹,美国则会冻结在韩半岛的军事行动。过去美国重点放在朝鲜的核开发上,而现在更重视的是阻止朝鲜用核导弹威胁美国本土的进一步挑衅。习近平的建议意味着美中双方就战略权宜措施达成了“重大交易”。倘若如此,朝鲜将成为事实上的拥核国,而韩美同盟将被削弱。也可能会是另外一种相反的情况,即朝鲜趁着中国在美国的压力下迟疑不决之际,开发能够对美国本土发起打击的配有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而美国对朝鲜发起先发制人的打击。尽管这种可能性很低,但这很可能导致朝鲜立即进行报复,进而爆发第二次韩国战争,使美中之间再次出现正面的冲突。韩朝也由此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文在寅政府通过韩美首脑电话交谈、向美国派出外交特使,迈出了盟国间进行沟通的第一步。两国的国家安保负责人也进行了会面。日益临近的韩美首脑会谈应推出旨在恢复同盟信任、冻结朝核的两国共同战略,并完成有效的角色分担。特朗普政府更看重的是强化对朝制裁,而不是朝鲜的政权更迭,为此施加了“最大的压力”。如果朝鲜停止新的挑衅、展现出对话的动向,则可能进入“介入”阶段。文在寅政府应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变化中的美中关系节奏以及特朗普政府做交易式外交风格,强化韩国的主导作用,使美中关系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同时又能在朝鲜无核化问题上取得实质进展。导致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萨德)部署前景不明朗的环境影响评估问题使韩美信任关系处在重大的十字路口。若韩美同盟受到动摇,朝核问题也将会恶化,韩半岛将沦为大国的角逐场。
◆外部专栏作者主张不代表本报观点。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