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中建交即将迎来25周年,中国前副总理钱其琛为两国建交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韩国有很多人与其相熟。钱其琛1988年开始担任中国外国部部长,2003年3月辞去副总理一职,15年间一直带领着中国外交不断前进。因此中国外交部后辈之间直到现在也一直称其为“中国外交教父”。他曾在韩国《中央日报》、中国新华社和《日本经济新闻》在2006年共同举办的“东北亚名人会”中,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
钱其琛副总理于1928年出生于中国天津。1942年,年仅十几岁的钱其琛副总理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投身于革命活动中。1949年新中国(共产党政权)成立后成为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一名干部。1955年,钱其琛副总理作为中国驻苏联大使馆二等秘书负责留学生业务,自此之后开始投身于外交工作。钱其琛副总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曾被下放。从80年代到90年代,从中国外交部的一般干部升任外交部发言人、外交部副部长、部长,正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传声筒和代言人在世界舞台上活动并被广泛熟知。中国外交部仿照西方国家,实施发言人制度和例行记者会时,钱其琛副总理就曾担任首位外交部发言人。

钱其琛副总理还是在由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而使冷战结束的世界史转换时期引领中国外交的人物。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开始致力于北方外交,总管与韩国政府进行韩中建交协商工作,最后韩中两国得以建交。1992年8月24日,时任韩国外务部长官的李相玉与钱其琛副总理在北京签订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韩中邦交正常化文件。据钱其琛副总理的生前回忆,他于1991年11月来韩国首尔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部长级会议时,与当时时任韩国体育青少年长官的朴哲彦第一次谈话成为了契机。在建交协商最后阶段的1992年7月,按照时任中国主席江泽民的指示,钱其琛前往平壤会见金日成,通报韩中建交方针。他表示“韩中建交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他一开口,金日成很久没有接着说话。中国钱其琛前副总理后来述怀往事时称,“与金日成主席见过的几次面中,那是最短的一次”。
钱其琛副总理作为外交官,后被提拔为中国共产党政治局委员,最后升任为中国副总理。在钱其琛副总理之后,外交部部长升任至比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低一级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和国务委员(外交负责人)直至退休便成为了惯例。钱其琛副总理还留下了以其自身在外交现场的经验为基础,展示中国外交方向的著作《外交十记》(意思为十个外交故事)。在这其中,第五个故事就是有关韩中建交的经验之谈。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