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所有听说我要去朝鲜的亲友,都向我投来了这样的疑问。然而大家都不了解,我心里关于半岛的心结,始终只是完成了二分之一。为了完成梦想,必须去一次朝鲜。由于担心高丽航空的飞机很多都是八十年代前苏联生产的老旧型号,为安全,决定还是坐火车去。
在车上有个从沙特打工回国的沈阳人,我们和他闲聊着,天色渐黑后,躺在床上,憧憬着本次朝鲜游,会发生什么故事?我的梦想能不能实现呢?其实我的梦想就是:第一跟普通朝鲜人深刻的交流一下,第二跟人民军接触一下,带着些许疑惑与兴奋入睡了。
列车从北京出发,逐渐告别了喧嚣、堵车、人群,经过廊坊、天津、唐山,穿越了山海关,到达了东北黑土地。凌晨四点到达沈阳北站,第二天七点半,到达鸭绿江畔的丹东,此刻的丹东,气温在0摄氏度左右,万物还在沉睡阶段,没有丝毫绿色。
因为事先都做过了功课,所以导游提醒的这些事项,我基本上都知道的,所以并没怎么觉得惊奇。
办理完签证后,排队过安检,这时我发现很多朝鲜人在排队,有拖家带口的,有的是独行的,有说有笑,完全不是电视上那种说话生硬的广播员,跟机关枪似的态度。衣着打扮虽不是很时尚,但也不像电视上的那样土,他们的脸色也很健康,完全看不出营养不良的感觉,他们之间也很自然,很平和,在人群中看到很多朝鲜人在用手机,而且是智能手机,最重要的是居然有人用苹果4,这个美帝公司生产的,互联网与市场经济的产物,居然有朝鲜人在使用,这是让我没有想到的。一直以为他们只能用朝鲜产的“阿里郎”牌手机。看来朝鲜也是受到了科技革命的冲击,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覆盖了全球。
近处看,与中国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人人胸前都带了个金日成和金正日的像章,瞬间让我回到了四十多年前,那个绝对效忠领袖的中国。
看到有朝鲜人使用苹果手机,让我对朝鲜游萌发了些许轻松的感觉,认为这次朝鲜游可能没有想象的那样紧张。比较遗憾的是过安检时,不让拍照,所以那个使用苹果手机的朝鲜人,没拍下来。
过完安检,离开车还有半个小时,在休息区等待,这时安检完的朝鲜人陆续来到我身边的休息区。有的大包小包的买了很多商品,有的用布裹成一个包袱,有食品、有布、有被子等等,看样子都是在中国采购的商品。与现在中国游客外出旅行相比,采购的商品差距真是明显,中国游客一般都是买奢侈品,各种名牌的包啊,衣服啊,鞋啊等等。由此可见,朝鲜人的购买力还处于萌芽阶段,能够出来到中国的都是朝鲜的所谓精英阶层,他们的购买力刚到这个水平,可见一般朝鲜老百姓的生活会在什么样的水平线上。想到这心中难免有些忧伤。
在候车室休息区登车的旅客中,有很多白皮肤、黄头发的西方人;有几个澳洲和新加坡人组团来朝鲜旅行的。还有一家三口,男人、女人和一个小孩组成的西方家庭,很平静地坐在那里,胸前都带着领袖像章,从坐姿与表情看,丝毫看不出兴奋感。这应该是驻朝鲜的外交人员或者经常去朝鲜的贸易人员。看像章与坐姿,感觉非常认可朝鲜的体制。与其他有说有笑的老外们相比,他们一家三口的行为举止比较独特,很体制化。
半个小时后,开始登车,铁路人员与边防武警在栏杆处,检查车票。深深地看了一眼边防武警,威武雄壮,迷彩、防弹背心、陆战靴、嚯!真是精神啊。心里想,要暂时告别祖国几天了啊,要是朝鲜在我旅行期间发生第六次核试,或者美韩军演突然发动斩首行动了,解放军会不会发动第二次抗美援朝?会不会进入新义州划分难民隔离区?如果这样我们的人身安全怎么办?中国大使馆在哪里?中国在利比亚撤侨的画面,噌噌的瞬间进入我的脑海。后来一想,不管怎样,只要有中国军人在,我想我在世界任何地方,都会有安全感。其实这就是祖国强大的一种体现。
给爱人打了一个电话,发了最后一个微信朋友圈,提醒一下我即将入朝,在未来几天内,手机没有网,没有信号。有事只能留言,回国后再联系。担心人民军检查微信朋友圈,各种群难免会有发朝鲜禁忌的信息,为了防止意外,在发完最后一个朋友圈后,在丹东火车站删除了微信,及所有照片、视频。
在胡思乱想中,验完了车票,走向了月台。列车就停靠在轨道上,车厢门口站立着一位朝鲜的列车员,年龄大约50岁左右,中等个子,脸色黑黑的,大鼻子,小眼睛,扁平的脸,带着苏式的大檐帽,一身藏蓝色的衣服,衣服材料很是一般。本想跟他亲切的打声招呼,没想到他看到我们登车,@#¥%……&*叽里咕噜的说了一大堆话,嘿!这就是我想要的味啊,正宗朝鲜新闻联播味。此刻没有翻译,听不懂,估计是提醒我们抓紧时间上车。跟他微笑的点了点头,进入车厢,按照票上写的位置,找到了床铺号,放好行李后,坐在过道的椅子上惊奇地看着穿梭于过道,寻找自己位置的旅客。
列车慢悠悠的经过了鸭绿江,达到了新义州,看到两侧的景物,旧设备与破败的工厂,瞬间回到了四十年前,墙头和建筑物上的标语,提醒我们,虽然列车刚刚行驶了几百米,但是现在已经真正的到达了朝鲜国境。打开手机一看,居然没有信号了,只是一江之隔,真是佩服朝鲜的干扰器,居然干扰得这么彻底,这么干净。
列车开了刚有十来分钟,在新义州火车站停了下来,开始全车的安检。我们与同行的新加坡和澳洲人非常不适应,但也无奈只能在座位上乖乖坐好,等待着安检。一会的功夫,带着大檐帽,穿着土褐色军服的人民军陆续上车厢来了。大约有二三十人,没有想象中的面黄肌瘦,各个都是一米六到一米七左右的身高,相对比较魁梧的身材,靑虚虚胡茬儿的面庞,大嗓门,叽里咕噜的不知道说啥,人民军的登车,让整个车厢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
挨个车厢进行检查,到我的车厢的是一位年龄大约40岁左右的人民军,中等个,带着大檐帽,大眼睛炯炯有神,白净的脸庞,跟我说:你们是中国人?请打开你的行李箱。我的天!张嘴就是非常标准的中国普通话,标准的程度甚至超过我这个北京人。因为能够沟通,距离感瞬间被拉近。按照他的要求赶紧打开行李箱。这位人民军同志,非常负责地挨个检查,这个是个人洗漱用品,这个是鞋,这个方便面,这个是相机!嗯!他居然打开了我的智能相机,问我你这个相机不错啊。我非常紧张,因为我担心,我的相机是三星的,是他们喊着“要让他们变成火海”的敌人的相机,如果他不高兴会不会被他没收啊。继续问我:你这个相机有照片吗?没有,没有,原来都是家人的照片,来之前都删除了。那你的相机有GPS吗?呦!平时照相,我还真没关注这个。我紧张地回答他。这个朝鲜的人民军,居然打开我的相机,找到设置,进入GPS定位那一栏。他对中文,对现代化设备之熟悉,超乎我的想象。我赶紧说,没有网络,GPS应该也定不了位吧。他点了点头说,好的,请您收拾好了吧,检查完毕了。紧张的情绪瞬间放松了下来,顺手给了他两盒早已准备好的中华烟。他也很知趣地用A4纸一包,放进了自己的口袋。嚯!总算松了口气。走出车厢站在月台上抽了根烟,跟新加坡人聊,他送了人民军一瓶德国啤酒,看来,来之前都做了功课。最后我俩总体感觉人民军还是比较友好的,没有电视上那样的凶。遗憾的是,检查时没有机会拍照。
每一个车厢门口的月台上都站着一位人民军,跟检查的人民军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他们非常瘦小,约一米六的个子,大概只有100斤左右,穿着在中国多年不见的棉袄、棉裤,外层套着人民军土褐色的军服。我们看着他微笑,他看着我们,流露出些许害羞的表情。月台上有推着小车售货的女士,穿着红色的大衣,画着很明显的白妆,售货车上摆着朝鲜产的啤酒、瓜子、及七八种小食品。月台的南侧就是火车站,一共是两层,门口来回穿梭的人,都是人民军,放眼整个火车站基本上都是人民军,数量大约有一百多人。在火车站最与众不同的是二层外墙上挂着“金日成和金正日”的画像。
大约北京时间12点,检查结束了,人民军退下,火车慢慢的启动了。我的双眼就跟数码相机一样,记录着两侧新义州的景象,适时地拍几张有特点的照片。
其实也别说朝鲜,中国在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是安全事故相伴左右,前几年经常有某某个煤矿发生事故,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死亡。现在产业升级,加强了管理后,这种事相对减少。总之是希望朝鲜加强管理,这种安全事故尽量别发生,也提醒以后到朝鲜旅行的其他国家的游客,千万注意安全,注意朝鲜的火车车门,有的门没锁,或者忘记锁。
在车厢里沉闷又无聊,在列车行驶了大约一个多小时了,才仔细看着眼前的这家同车厢的朝鲜人。男的约四十岁左右,穿着跟普通中国人一样,黑色的夹克,修身的裤子,女的衣着也相对比较时髦,孩子是个小女孩,白白净净的,十分活泼可爱。我渴望着跟他交流,又能感觉到多少有些距离感。最后实在忍不住了,递给了他一根烟,然后我们两个哈哈大笑起来。原来他也想跟我交流。一根烟拉近了两国人民的距离。
到吸烟处抽完一根烟后,回到了车厢。我们这才打开了话匣子,聊了起来。完成了我的第一个梦想,就是跟普通的朝鲜人深度交流一番。
我们聊历史,我跟他讲汉唐时期中朝关系,元朝时期的元日战争、明朝时期的万历朝鲜战争,清朝时期的甲午、还有就是抗美援朝等等。遇到一些地名不是很熟悉时,随手给他画了张世界地图,标注那些地名,然后他就明白了,这也是让他十分钦佩我的历史及地理知识。
我们还聊到了生活,朝鲜人的生活,中国的生活。聊到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的时候,跟他解释含义:不论生在哪个国家,不论生活在哪个家庭,不论生活水平的高低,不能为眼前的苟且而生活,应该多读书,多旅行,多去远方,见世面,拓宽视野,广交朋友,不能把自己封闭在家里。当今世界的主流,也是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世界已经不是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了。其实我这句话就差没说:不能像朝鲜一样,闷在家里搞核武,结果被各个国家制裁,人缘这么差。他也高度认可小松老师的这句话,居然还记了下来,当成自己的座右铭。
聊了快两个小时了,彼此的心结全部打开了,我们开始聊一些深入的知识。我得知他居然是当过十一年的人民军,同时居然是在板门店服役的特种兵。这真是让我十分的震惊。因为知道在朝鲜,男孩除了当兵就是考大学,想过他当过兵,但没想到他居然是人民军特种部队,居然在板门店干了十一年。他是2016年9月份去沈阳工作的,按照他的年龄推算,他大学毕业应该是2000年左右,加上11年服兵役的时间,孩子现在差几天就是五岁了,2012年生的孩子,所以他服兵役的时间段应该是2000年至2011年左右,在这个时间段里2000年至2007年间,朝鲜半岛可是发生过韩国的金大中、卢武铉总统访朝,也就是那段相对比较和平的时间段。2006年朝鲜的第一次核试验,2009年的朝韩西海海战,2010年5月份的天安舰沉没事件,以及8月份的延坪岛炮击等等。眼前的这个朝鲜年轻人,虽然未必是直接参与者,但肯定是经历过这些事情的,这个年轻人的经历还真是很传奇。也让我感觉到,在朝鲜,知道自己实力相对弱小,国策是先军政治,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似乎有那么些道理。
冷静地想了想,在中国我们虽然在网上经常看到喊打喊杀的留言,但这一代是真真正正没有经历过任何战争的一代,是享受老一辈战争红利的一代,我们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将来,大学毕业后可以安全地工作,结婚等等,看似一件件非常普通的事,但是放在别说中东或者叙利亚那种战乱的地区或国家,即使与朝鲜相比我们也是多么幸福的啊。祖国的强大,身在其中,是无法彻身感受得到的,只有在国外,才能深刻感受到,崛起的中国是多么的让人感到骄傲。我们的航天、我们的核武、我们的歼二十、歼十、运二十翱翔于祖国的领空,99坦克驻守在国境,航母下水,055大驱下水,如同下饺子一般的发展。我们不用像朝鲜一样搞先军政治,我们不用年轻人几乎都要当兵,我们可以自由地学习、出国、工作。我们综合国力不断攀升,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虽然还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这样和那样的不公,各种矛盾并存,贫富差距突显,房价持续高升,但出国后,从心里感觉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真的很骄傲。看到鸭绿江两侧的情况,经常感慨,上帝在安排人出生时,只是隔了几百米的江水,却似隔了两个世界。同样是人,出生在不同的国家,命运却有天壤之别。
百度上显示朝鲜的综合GDP为168亿美元,维基百科显示350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也就1000亿-2000亿人民币左右。其实就是相当于我所服务的公司——北京某某某商业集团的6倍而已,但别忘了,朝鲜是一个国家,拥有2500万人,我服务的公司只是一家中等规模的企业,一家香港的上市公司,只有8000多员工。某某某公司在中国现在的规模根本不算巨头企业,可见朝鲜与中国的差距,与BAT差距更是明显,与华为相比,2016年华为整体营业额超过5200亿人民币,也就是说整个朝鲜的综合GDP约等于五分之一的华为公司,如果与韩国的三星相比,差距更是巨大,更甭提与中国的各大国有银行及“两桶油”相比。
我问他既然是特种兵肯定参加过相关的战斗,开过枪吗?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腼腆地笑了笑,表示拒绝回答。聊完朝鲜继续聊中国,聊中国的房价,也是无奈地摇了摇头,他有朝鲜驾照,今年准备考个中国驾照,感觉中朝之间还是有很大程度的自由度的。
这次与这位金大哥交流得非常好,长达四个小时的交流,非常深入,没想到跟朝鲜人能够这么深入的交流,最后互相留下了手机号,回到中国后,准备加上微信,保持联系。
通过这次交流,推翻了网上一些传闻,什么朝鲜人保守,生硬的印象。我去过韩国,对韩国人民也有一些了解,通过本次与这个朝鲜哥们交流,让我能够感觉到,其实朝、韩两国人民都是一样的勤劳,善良,都渴望着和平与发展,渴望与外界交流。
本次朝鲜之行的第一印象,还不错。也让我憧憬着接下来的几天的旅程。
站在朝鲜看世界— 老郭访朝记(1)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