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4月6日晚上(当地时间)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首次会晤时,将写有老子《道德经》内容的书法作品当作礼物送给了特朗普。这可以看出习近平主席在会晤中使用的战略及其目标。
比起对具体的事情进行协商,中方更重视通过此次会谈设定在特朗普-习近平时代下中美关系的基本方向。阻止与美国发生全面贸易战争是现在直面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使会晤一直保持亲密友好的氛围。相比于对立、竞争,设定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凸显习近平主席的外交成果来奠定今年秋天中共党代会的基调才是中国在此次会晤中的战略。从这点来看,中方在此次会晤上的目标基本达成。
会晤在友好的氛围中进行,特朗普接受邀请决定在今年年内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国外交部和美国白宫的公开发布会都显现出两国关系的基本方向是“双方认为,这次两国元首会晤是积极和富有成果的。双方同意共同努力,扩大互利合作领域,并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管控分歧”。
双方就成立在外交安保、全面的经济对话、执法及网络安全、社会人文交流等方面的高层对话机制达成了一致,取得了具体的会晤成果。中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庆国表示,“以往的战略经济对话其时效性一直被人质疑,将其重新变为4个高层对话机制,这是一项很大的成果”。此次会晤因不属于两国共同声明的内容和攻击叙利亚等突发因素被抢了风头,导致此次会晤本身未受到关注,但中方并未对此表示介意。
所谓“一口吃不成胖子”。中国的满意程度可以从习近平主席一直保持微笑的表情中看出来。这与2015年国事访问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当时进行的共同记者会上,习近平主席一次都未与美国前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对视,始终带有严肃的表情。而此次两国决定通过全面的经济对话制定“百日计划”,以此来缓解美国的对华贸易逆差局面,这也是中方为避免贸易战争而接受美国的要求,进行了让步的结果。从今年年初开始习近平主席就以自由贸易守护者自居,虽然他与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相对立,但是此次会晤声明中并未出现一句对贸易保护的批判。
美国对叙利亚的空袭是在美中首脑进行晚宴时开始的,中方对此做出了微妙的反应,网络上将此比喻成是特朗普的“鸿门宴”。这是楚国项羽在鸿门设宴并舞剑,企图刺杀刘邦,刘邦看出其用意最终逃过一劫故事。
美方解释说习近平主席对此表示“理解”,由此可认为习主席并没有对美国独断的行为进行强烈谴责。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