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国破家亡,但子孙后代却十分兴旺。如今在中国陈姓是继李、王、张、刘之后的第五大姓氏。广东、福建、香港等中国西南沿海地区最常见。与这些地区临近的新加坡和台湾陈姓也最多。越南和马来西亚也有不少人姓陈。据估计,现在东南亚一带住着1亿多名陈姓人士。
韩国国内有14万余名姓陈的人。其中大部分是宋朝右尹陈琇逃往高丽的后代陈宠厚在忠清南道洪城长谷面一带扎根、起家的骊阳陈氏。前总理陈懿钟、前副总理陈稔、前金融委员长陈栋洙、金融监督院院长陈雄燮等人都是其后代。籍贯不同的陈氏韩国人大体上也认为他们的祖先来自中国。
最晚站稳脚跟的是广东陈氏。其始祖是丁酉再乱(1597年)时期赴朝抗倭的明朝海军都督陈璘。随着清朝建立,明朝灭亡,陈璘的孙子陈诏(陈泳溸)逃往朝鲜避难。他经古今岛最后定居在全罗南道海南郡山二面皇朝村,直到如今仍是广东陈姓聚集地。据估算,其后代最多可达到2400人,共有70余名聚居于此。
可能因为这个原因,陈氏后人一直致力于与中国“老家”的交流。1994年访问陈璘的家乡,结成友好城市后,一直相互来往。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尔大学演讲时,提及到了李舜臣和陈璘的特别缘分。接着中国驻韩大使邱国洪访问了全罗南道海南郡。在连接海南郡和珍岛的鸣梁举办的庆典上,每年中韩两国的后代都会在这里会面。
但这样友好的交流遭遇意外。因为萨德系统,韩中两国间产生了隔阂。据称,中国方面的陈氏已放弃参加将于下个月14日举行的莞岛国际海藻类博览会的计划。李舜臣和陈璘的后人400余年的友情也产生了裂痕。这是中国过度的报复措施和韩国的束手无策相互作用的结果,着实令人惋惜。希望尽早消灭隔阂,化解广东陈氏的担忧。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