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中国海洋成套设备行业迅速崛起
상태바
中国海洋成套设备行业迅速崛起
  • 金荣文 记者
  • 上传 2017.02.15 14:55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 2012年韩国国会曾掀起一场波澜,这场波澜缘起于国会知识经济委员会议员金汉杓提出的一份材料透露了国有企业韩国石油公社子公司曾向外国企业订购过海洋成套设备。石油公社在此事引发争议后立即给出解释称,“这是因为韩国没有曾大量承接过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下称FPSO)的造船公司”。

# 今年年初,法国的德西尼布、美国的福陆被选为跨国石油企业英荷皇家壳牌公司正在推进的位于英国北海的超大型‘企鹅油田FPSO工程’的最终候选对象,一直与韩国造船公司进行接洽的挪威克瓦纳集团公司面临着落选危机。

中国烟台中集来福士公司(CIMC RAFFLES)建造的半潜式钻探船。[图片来源:CIMC RAFFLES ]

以上这些企业都与中国企业有合作关系。首先,韩国石油公社旗下子公司--英国达纳石油公司曾向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COSCO)订购过价值4亿美元的圆筒型FPSO。其次,法国德西尼布选择的合作伙伴是中国的COSCO,美国的福陆公司选择的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旗下的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OOEC)。业内人士表示,鼓励中国企业参与该工程项目的是与韩国三星重工业有着长期合作关系的欧洲最大石油公司英荷皇家壳牌公司。Hi投资证券研究员崔光植(音)表示,“此前中国造船公司技术水平低下,很难拿下大型海洋工程”,“中国此次参与这一项目对韩国造船业造成巨大冲击”。

其它的全球石油公司也选择了中国企业。去年10月,法国石油公司道达尔(TOTAL)CEO佩特里克·福安称,“有必要寻找韩国以外的造船厂”,“交给中国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的质量也很好”。

中国的海洋成套设备是从2012年开始崛起的。中国在这一年发布了“崛起”宣言,决心将在全球海洋成套设备市场上的份额从7%提高至2016年的30%,其实,中国当时已经在一般商船领域拔得了全球头筹。随着中东产油国达成减产协议,国际油价在去年10月回升至50美元以上,因低油价而一直按兵不动的中国政府的雄心被再次点燃。

上月15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将在2020年前将造船规模提高到原来的5倍,海洋设备市场占有率达到35%,将在研发和金融方面提供支持,集中力量发展海洋工程设备等高附加值造船业。

韩国产业研究院研究委员洪性仁表示,“中国2013年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市场上超越了原来的强国新加坡”,“还迅速进入了钻探船、FPSO市场,同年在海洋相关领域超过了韩国”。

中国造船企业还结成联盟来抢占海洋设备市场。去年12月28日烟台CIMC Raffles、上海外高桥、大连、COSCO等中国七家大型造船企业在北京举行了“中国深远海海洋工程装备技术产业联盟(CODIA)”成立仪式。这些公司在成立仪式上表示,“通过产学研联合实现深海技术与装备的产业化和标准化”。

要求匿名的韩国造船公司某相关人士指出,“如果实现部件标准化及共同研发,费用就会大大降低。中国造船企业抱团参加投标就会处于更加有利位置”。中国企业还在努力确保海洋成套设备的设计能力。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相关人士指出,“中国利用其自身巨大的资本优势曾试图收购法国工程公司德西尼布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是否得益于政企联手呢?中国造船业的海洋设备接单量也在增长。2015年上半年中国的海洋设备新接单量为81件,在全球市场占有32.4%的份额,超过韩国和新加坡名列榜首。

当然,很难认为中国已完全垄断了全球的海洋设备领域。这是因为除了要具备造船能力外,还要有综合性的设计和购买力等为后盾。不过,今后中国在海洋成套设备方面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洪性仁研究委员分析认为,“中国自己拥有很多海上矿区,中国石化(SINOPEC)、中海油(CNOOC)等石油公司正在展开布局,因此,海洋设备产业有很多发展机会”。首尔大学造船海洋工程系教授金容焕(音)也一直关注着在海洋成套设备领域的后起之秀“中国”。

“海洋设备是一个在设计、购买、工程施工等方面都必须有30多年以上技术积累的领域。韩国造船业尚未做好充分准备就突然进入这一领域,出现大量亏损而陷入了危机。现在中国正在花费巨额资金吸揽国内外造船业人才,甚至设立了重点大学,正准备有条不紊地跻身世界头号海洋成套设备生产大国之列”。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