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需新增1000万个工作岗位
这一数字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亲自指出的,代表着从各类学校毕业的学生或者是从农村进城的人所需要的工作岗位数。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

那么中国现在有这么多工作岗位吗?
中国政府表示现在可稳定提供所需工作岗位,并且提供了统计数据。从中国年度统计报告来看,城市地区的失业率一直保持在4-4.9%,几乎没有发生过变化。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疑问。现在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为6-6.9%,相比前几年10%左右的快速增长正在大幅放缓。如果经济增长率放缓,那么工作岗位必将随之减少。但即便如此中国为何仍然称失业率没有增加,可以满足工作岗位需求呢?
中国把这一现象称之为“新常态”。
在过去,为了提供1000万个工作岗位,需要10%左右的增长率。因为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创出约100万个工作岗位。但是,现在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提供150万-170万个工作岗位。工作岗位创出效果如此显著是服务产业快速增长所引发的现象。
中国统计局表示,7-7.9%的增长率可以实现创造1000万个工作岗位的雇佣目标。增长率为7.7%的2014年创造出了1300万个工作岗位,2015年即使增长率跌破7%,创出的工作岗位数仍无变化。

中国政府表示,现在中国已经进入无需过度搞活市场即可保证雇佣市场稳定的“新常态”时代。换言之,即使经济增长率在6-6.9%左右,也不会影响创造工作岗位,所以没有必要一直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长。用结构改革来代替过度的增长,这才是新常态的理念。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各种国家核心项目都是依托“新常态”展开的。中国政府旨在将原先依靠投资和出口的经济体制改变为以服务和内需市场为中心的经济体制。中国对创造工作岗位的自信心正在推动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