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特朗普政府到目前为止所透露出的国家安全政策方向中,只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特朗普团队现在应该对美国即将遇到的最大挑战有自己的见解,但很可能发生发生更为重要且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比尔·克林顿在当选总统期间,预想自己会把为美国国内创造工作岗位,以及建立符合冷战后新安全环境的伙伴关系作为自己的总统之责,但恰恰相反,克林顿总统在任时期却潜心于朝核危机和美中两大强国之间的竞争;乔治·沃克·布什原计划将重心放在处理在国际战略舞台上与其存在竞争的中国之间的问题,在任期间却是与恐怖主义进行斗争,而且美中关系在其在任期间相对稳定且有建设性;虽然贝拉克·奥巴马原计划与世界强国共同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但其却遇到了中国、俄罗斯、伊朗以及朝鲜的扩张主义的挑战。美国候任总统对于执政课题重要度排序,会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
我们应该弄清楚的是,美国将大幅调整外交政策的预测到底是对是错。以特朗普与台湾领导人蔡英文通话之事为例。此举看上去也确实是史无前例,并打破了已有的外交协议。罗纳德·里根曾表示要改变之前的政策,重新谋求与台湾地区关系的正常化,并在1981年总统就任仪式上邀请了高级别台湾代表团。从北京的立场来说,里根此举要比近期特朗普与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通话更具有冲击力。虽然里根政府内的亲台官员与亲大陆官员之间曾有过一年多的争执,但里根最终还是与中国结成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同时其并未对美国已有的对华政策大框架做出调整,与台湾也依旧保持着友好关系。特朗普虽然没有像里根一样能够迎来与中国新型稳定时代的保障,但是通过历史可以看出,特朗普有可能与中国维持友好关系。
特朗普还曾表示,若同盟国不承担更多的驻军费用,美国将不再为其提供保护。然而这一承诺也有待重新讨论。虽然特朗普政府要求同盟国增加防卫分担费用,而且在即将到来的韩美《防卫费分担特别协定(SMA)》协商中也将就该问题展开讨论;但是特朗普已经提名詹姆斯·马蒂斯作为美国国防部部长。曾为海军陆战队四星上将的马蒂斯是能够为建立更强大的同盟关系而奉献一生之人。而特朗普的国务卿候选人也同样支持强大的同盟关系。由“老谋深算”的政界人物组建而成的特朗普内阁应该会更加关心应对敌人之事,而非增加分担防卫费。

特朗普曾在总统竞选活动期间公开表示过“不可预测性”将是自己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目前,依旧难以预测特朗普政府究竟会在中国、贸易以及同盟问题上出台怎样的政策。金正恩也应对特朗普这番言辞的含义三思而后行。依附于美国一贯的对外政策的同盟国也需要绷紧神经。为制定新型外交、国防战略,还有许多事情在等待着美国新政府去处理,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包括试探韩国的意思。所以一切都尚未尘埃落定。
◆ 外部撰稿人所写文章不代表本报立场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