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中关系在去年可谓迎来了全盛时期。去年3月,韩国不顾美日反对毅然加入了由中国所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6月,两国签订韩中自由贸易协定(FTA);9月,韩国总统朴槿惠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活动,并登上了中国的天安门城楼。而有关韩国倾向中国的“中国倾斜论”也随之出现。但一切也仅限于此。
在今年年初朝鲜进行了第四轮核试验,这对韩中关系是一个考验,两国关系的脆弱程度可谓是暴露无遗。类似韩中首脑间连一次电话都未通过,这算什么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讽刺挖苦之声不绝于耳。而且,由于中国在对朝制裁上持有“应顾及朝鲜民生”的主张,两国裂痕随之日益扩大。
最终,韩国在今年7月8日决定部署萨德,而中国对此的反对与报复也随之而来。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未曾想到中国的反应会如此激烈。在近一个月内,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分别发表了27篇反对部署萨德的评论文章;而中国共产党党报《人民日报》则足足接连发表了265篇相关文章。有观点评论称,自1992年两国建交以来,中国对某特定事件进行集中批判尚数首次。
中国反抗为何会如此激烈?

杨希雨表示,“萨德不利于韩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同时会严重破坏东北亚战略平衡,对中国战略安全保障也会带来极大威胁”。总而言之,韩国目前已被卷入了美国为针对中国所打造的导弹防御系统的建设中。
但中国高声反对萨德还有一个更为主要的原因。即:中国最高领导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愤怒。习近平在上台后不顾中国国内支持朝鲜的传统势力,而大胆地开辟了亲韩路线。
习近平曾希望通过与朴总统培养如同“一家人”般的深厚友谊,来将韩国拉入自己的怀抱。刚开始进行得非常顺利,因此习近平在萨德问题上表现得非常自信。2014年7月访问韩国时,习近平在与朴总统举行的首脑会谈上阐明了“中国反对萨德”的态度。因此也有评论认为习近平对萨德问题介入过深。

“以牙还牙”式的中国萨德报复
有评论称中国对韩国部署萨德的报复堪称“针锋相对(tit-for-tat)”。韩国每在部署萨德上推进一个阶段,中国对韩国的报复便随之提高一个等级。在韩国宣布部署萨德后,中国首先展开了舆论战。

在萨德部署地确定后,中国开始正式在两国人员往来上实施打击。韩国人办理中国签证的手续愈发严苛,而中国人赴韩观光也纷纷被取消。此外,韩中两国间各种活动也被取消或延期。而还有说法认为赴韩中国游客量将下降20%。
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针对堪称“韩流使者”的韩国艺人的报复举动。参演中国电视剧的韩国演员画面遭到删减,李英爱参演的韩中合拍电视剧何时播出也无从知晓,由于中国对所有韩国歌曲及电视剧等韩流内容进行管制,“限韩令”和“禁韩令”等相关新词也相继出现。
近期,韩国食品和化妆品在通关时遭到中方拒绝的件数也急剧增加。中国对乐天集团在华所有营业场所同时展开了调查,这一做法十分罕见。此外,有关韩国产品将出现在中国明年3月15日消费者日前后播出的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消费者投诉节目中的传闻也是闹得沸沸扬扬。
报复萨德目的在何?
中国政府方面并未提出过“萨德报复”一说,因为中国深知,报复这一词本身就是破坏本国形象的病毒。这也是为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全面禁止韩流内容措施会一口咬定称“不知道”的原因所在。中国本身就拒绝使用“报复”这一词语,而是选择了“应对”一词。

在看到了因“弹劾朴槿惠总统”而沸腾的韩国政治局势后,中国开始对此抱有希望。中国认为,在朴总统下台后,只要对部署萨德持否定态度的在野党能够掌权,撤回部署萨德便有实现的可能性。
因此近期到访韩国的中国学者纷纷为了争取时间而一致高声主张韩国部署萨德之事不应急于求成。中国复旦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任郑继永表示,“目前韩国国内政治正面临宪政危机,因此部署萨德等事项不应操之过急”。
如何闯过萨德报复的风浪
第一,需要在各领域展开全力以赴的努力。首先便是舆论战。只要机会合适便应强调萨德是用于抵御朝鲜而并非是为了牵制中国。特别应该强调的是,若朝核威胁消失,韩国也就无需部署萨德。
此外还需将中国有失大国风范的报复行为公之于众。韩国应在国际社会上对中国提出相关质疑:只是在言辞上竖起友好旗帜,只要不如意便毫不留情地展开经济报复,这样的中国当真拥有引领21世纪向前发展的大国资格吗?
其二,要减少因为中国报复而带来的损失,即来自中国的风险。通过此次中国的萨德报复可知,将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一项多么危险的投资。尽管中国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市场,但也不能将韩国产业的成败全部依附于中国。韩国应加快开发印度和东盟等“越过中国的市场”,从而能够在中国市场受阻时通过这些市场继续谋生。
第三,需要探索相关突围方案,通过在经济等其他领域的合作来抵消在萨德等安全领域出现的矛盾。上月,在由东西大学(校长:张济国)主办的第一届釜山上海论坛上,有观点认为,韩中两国在“一带一路”项目上的积极合作将有助于缓和因萨德问题而紧张的两国关系。该观点一经提出颇受外界瞩目。
此外,亚洲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所长金兴圭还提议称,“应通过创造韩中‘成功的合作事例’来打破萨德僵局”。韩中达成海域划界谈判便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例子。解决海上争端对两国来说均属成功事例,是一个能够同时提高习近平和韩国政府威信的双赢项目。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