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在胡锦涛第二届任期开始一年前,“上海帮”的巨头陈良宇下台也是在六中全会开幕半个月前。今年也发生了很多不寻常的事情。具有代表性的包括:敦促习主席下台的公开信堂而皇之地刊登在半官营网络媒体“无界新闻”之上、进行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创团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改革、曾带头推举习主席为“核心”的天津市委代理书记黄兴国下台等事件。
对外宣布的六中全会议题是“从严治党”,这就意味着要严格党内管理和统治。作为其手段,反腐败运动将会更进一步强化,并将会通过《党内监督条例》修订将其制度化。
通告上最引人关注的题目是预告将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这一点。该准则并非现在没有。1980年第十一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简称“准则”) 发挥了弥补最高规范《党章》的作用,并且现在还在发挥作用。
即使如此,加上“新形势下”这个词,这就意味着将自邓小平以来还从未修改过的准则将重新改写为“习近平版本”。从这里可以看出习近平的地位。

此外,还包括民主集中制理论、党内选举、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内对犯错党员的斗争、同时具备思想和专业知识的“又红又专”等共产党管理的重要原则。
虽然不知道在此次六中全会上会修改哪一部分,但可以推测其方向性。一位观察北京政治二十多年的华侨学者预测称,“延续36年的集体领导制度的大原则将会维持下去,但将会推出从严治党,制定强化总书记一人权限和权力的规定”。也就是说,在“民主集中”理论中,比起“民主”更强化“集中”。
而且六中全会之前的官媒报道强调“核心”也与此不无关系。《人民日报》出版的的半月刊《人民论坛》最新一期(10月18日)以对15596人进行的调查为基础报道称,“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国领袖特质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由衷认同,社会各界对进一步凸显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进一步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高度期待”。此外,中国国营媒体《光明日报》本月9日刊登了内容为“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言,中国共产党是核心;就中国共产党而言,党中央是核心;就党中央而言,总书记是核心”的评论。在曾一时消沉的核心推戴论中还进一步出现了“领袖”的用语。这种趋势很有可能会在六中全会上被讨论并成为正式用语。
此外,还有观测称,此次六中全会上将准备改变“七上八下”规则。“七上八下”是一项不成文的规定,指政治局委员(25人)以上干部在党代会时若超过68岁就要退出。这条不成文规定自2002年出现以后没有一次例外。
很多观测认为,根据这一不成文规定,在7名常务委员中有5名将于明年退出,但只有已69岁的习主席的亲信——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岐山会留任。因为这将不只适用于王岐山书记一人,在2022年第二十次党代会时69岁的习主席本人也可以适用。这样一来,习近平主席即使卸任宪法上规定任期十年(一次任期为五年,可连任一次)的国家主席一职,也可保留总书记一职,延长执政时间。
但这种问题将在六中全会上商讨到什么地方还是个未知数,而且对外公布的可能性非常低。因为这是由力量角逐决定的问题,该较量将会一直延续到明年党代会时。政治分析家章立凡表示,“就历代情况来看,有关中国接班人的情况在最后一分钟都可能会发生变化,现在还剩一年,还有很多变数”。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