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蔚山科学技术院(UNIST)能源和化学工程学部教授曹在弼最近开发出了充一次电可行驶300公里的电动汽车二次电池。
得益于该领域的研究,曹教授去年从三星SDI和韩国政府获得了大约74亿韩元的研究费。这在UNIST教授中处于最高水平。曹教授现在还正负责该大学的“三星SDI和UNIST未来型二次电池研究中心”运营。
UNIST于2009年建校,是一所新建的国立大学(蔚山科学技术大学),去年改为科学技术院。该大学今年首次参与《中央日报》大学评估,在53所自然科学系列大学评估对象中位居第四位。在工科领域,UNIST在57所大学中位居第7位。值得一提的是,该大学的业绩来自于国际学术期刊论文的质量(自然国际学术杂志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位居第二位,工科领域的被引用次数位居首位)。UNIST对外协力处长卞英载(音,电气电子电脑工程学部教授)说明称,“这得益于大学政策,对于刊登SCI(科学技术论文引用索引)论文等在海外主要学术杂志上发文较多的教授,不分年龄和经历,均可得到优先晋升”。
该大学还鼓励学生创业。去年还实施了名为“创业人才选拔”大学入学择优录取项目,给从这里选拔的学生提供海外创业研修费用。在校生都必须要修“企业家精神和革新”等创业相关课程(创业教育参与率为24.5%,在自然系列位居第四位)。

西江大学(自然科学学科第7位)的长处是活跃的产业合作。西江大学正在运营大学直接访问企业,开发企业经营和产品生产所需技术的“企业对口型咨询”项目(平均每位教授的技术转让收益为2837万韩元,位居首位)。西江大学将这种咨询命名为“Sherpa项目”。正如意为“引导喜马拉雅山登顶的人”的单词——“Sherpa”那样,研究者将引领企业未来。通过该项目,西江大学化学系教授南斗贤(音)即将开发用于皮肤美容的新概念面膜。

POSTECH(浦项科技大学,工科学科位居第四位)最尖端技术相关的研究投资非常活跃。从去年开始,POSTECH推进了集中发展教授们自发组建研究团队的“S20项目”。研究领域也相当丰富多样,包括医学影像(Medical Imaging)和生物3D打印等。隶属于该研究团队的浦项科技大学创意IT融合工程系教授金哲红(音)去年在世界上首次开发了可以仔细观察肠胃等人体消化机器官情况的光声显微镜技术。
仁荷大学(工科学科第12位)在为培养学生做出的努力和成果方面非常优秀。特别是对创业领域表现极佳。登录在技术保证基金中的仁荷大学出身风险创业者人数为417人,继首尔大学和汉阳大学(首尔)之后位居第三。仁荷大学每年都会举办“仁荷初创企业竞赛”,在选拔创业创意比较好的在校生之后,一直到其毕业进行实际创业都会提供支援。获得创业教育的学生比率从去年的17.9%增至今年的20.2%。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