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结果象征性地展现了最近数年间急剧下降的韩国产业竞争力现状。依据有很多,如世界前五大手机企业中,韩国企业只有三星电子,剩下的3-5名全被中国企业占据;今年全球100大品牌中,中国企业也占了9席,而韩国只有三星电子榜上有名;全球出口市场的13大主要出口产品占有率中,2011-2015年中国占18.3%,但韩国仅占5.3%;在中国市场,重视消费市场的高端化、安全与设计的这一需求正在不断扩大,美国、欧盟(EU)、日本就此积极进行应对,提高了出口比重,与韩国形成了鲜明对比。
问题是虽然大的趋势出现了变化,但韩国仍然骄傲自满,没有正确面对现实。中国正在疯狂地收购世界级的技术企业,创业风潮正在席卷中国大陆。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每年会出现300万新生创业者。用于中国风险投资企业集资的“新三板”的上市企业多达1万家,是韩国上市公司总数的五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过去20年主导韩国社会的六零后一代因为理念冲突没日没夜地相互斗争,为此政府制定了大量的方针政策,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同一代人却在全力投入技术革新中。
更甚的是,现在韩国的主力产业全都处于漂流状态,且招牌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被质疑。三星电子Note7造成的损失影响(若包括机会成本)会持续至明年第一季度,高达7万亿韩元。损失如能止步于此,那将令人庆幸,但美中媒体开始翻旧帐,猛烈攻击三星电子。无独有偶,现代汽车工会为了将每月的基本工资上调4000韩元,而实施了罢工,结果导致公司遭受了3万亿韩元的损失。生产进度受阻导致合作企业陷入了接连倒闭的恐慌中。若今年12月美联储开始加息,韩国家庭负债问题将全面爆发,就业及雇佣将迎来寒冬,而上述恐慌或将随之进一步扩散。
但是不能一味悲观。三星电子虽然暂时踩空,但其拥有迎来最辉煌时期的原动力,即技术革新。目前的方向是正确的。革新过程中,危险因素是在所难免的。增长引擎已经生锈的韩国国内产业应该培养增长的原动力——革新力量,重新用最好的品质在世界市场与竞争对手展开正面较量。这才是陷入四面楚歌的韩国克服危机的唯一出路。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