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鲜的动作也是紧锣密鼓,过不了几周就发射导弹,过不上几个月就搞核试验。第五轮核试验之后不久宣布成功实施了大功率火箭发动机试验也是如出一辙。在安理会正因其进行核试验而召开会议之际,朝鲜又发射导弹进行挑衅,这与第四轮核试验后的情况别无二致,迫切之情预示着将有新一轮的发射。
朝鲜步子迈得激进而又急切是为了什么呢?当然,终极目标还是指向拥有核武器,但其首要意图似乎是证明其具有打击美国的实力,并急于借美国大选之机来渲染其冲击效果。朝鲜以往一直在美国新政府上台时进行挑衅。1993年,比尔·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后朝鲜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NPT)》;2009年,巴拉克·奥巴马就任总统后朝鲜进行了第二轮核试验;2013年,奥巴马连任后朝鲜又举行了第三轮核试验。若有例外,那就是2001年乔治·布什就职之时,这可能是朝鲜意识到了布什可能会做出牛仔式应对。
那么,朝鲜对美进行威胁有何图谋?在此可推断认为,朝鲜谋求与美国展开新的谈判,若其意不在于谈判,那么像当前的这些招数、选择的时机及威胁性辞令则很难解释得通。朝鲜的盘算是,若加大威胁无论谁当选美国总统都会不得不进行施压或谈判,表现得比奥巴马更强势。由此,就可通过与美政府的高强度谈判来探索其已走到悬崖边上的外交突破口。实际上是想与美方就承认其核能力、和平机制、军事安保问题展开谈判。
华盛顿已开始谈论军事选项了。最先可想到的手段是对朝鲜导弹发射架或飞行中的导弹进行打击、使用武力对船舶进行管制等方案,但对于美国来说在采取硬的一手之前可能会尝试进行谈判。这会是紧张的谈判,一旦失败就有理由推出强硬措施。同时,在韩国方面, 是现政府任期的最后一个年头,正处于总统竞选期间,朝核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大选。不光是现任政府,下任政府也要与美国一道在对朝强势施压或谈判等所有问题上做好进行高强度协调的准备。
倘若如此,现在有必要重新考虑一下我们内部的几个立场。首先,韩政府难以适应情况多变的立场。在以制裁施压为主的情况下,美国若想进行谈判韩政府就会难以适从,美国若想使出硬招韩政府就会陷入两难境地,这是因为韩政府担心韩国舆论会反对做出军事选项。要么与美国不合拍,要么像部署萨德系统一样不可避免地遭遇剧变。
部分韩国政界人士提出了核武装、引进战术核武器等强硬主张,此类主张既无实现可能性也无实际用处。政界还有一种主张就是不顾一切地展开对话,鉴于当今状况的主要根源在于朝鲜发起的挑衅以及由此引起的对峙,这种主张也不合适,类似情况在部署萨德问题上已有所体现。

施压与谈判都是必需的手段,只是视具体情况使用的比例不同罢了。挑衅时强化施压是必然的,同时也应通过谈判来试探其反应和选择下一招。令人焦急的是,韩国国内观念上的对立已导致施压与对话的用词都被玷污了,从而存在着这样的倾向,即保守派视对话是对朝鲜的褒奖,进步派视施压是对话的阻碍。然而,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只使用一种手段的,中国的游击战范本中的“谈谈打打、打打谈谈”就给人这样的启发。
现在有必要考虑到朝鲜的意图来确立我们的应对措施。在核问题上,应搁置党派与观念、以国家利益为重做出超越党派的合理选择。大选应成为面向这一选择来征求国民意见的政治过程,应保持警惕,不要让大选沦为在应对朝核问题上走向两极化的装神弄鬼之地,这是因为形势要求强硬与谈判两手都要有。今后一年多的时间是决定朝核问题走向的重要时期。朝鲜在这一游戏中表现急切而又激进,韩美两国都忙于大选、进入了不确定时期。在此情况下,各方都面临着一项课题,那就是须做出冷静的选择和精诚的互相合作。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