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开发纠纷处于法律死角
龙山火灾惨案充分说明了一点:韩国离先进文明社会还差得很远。龙山事件的本质是,在无法以法律方式来解决经济纠纷的情况下,矛盾双方转为用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租户们想领取更多的拆迁赔偿金,再开发商工会则想少付赔偿金,最终双方的矛盾转化为一场暴力斗争。双方产生分歧的核心在于是否认可法律死角中的商家权益费和设施费。再开发商认为已经支付了商家保证金和法律规定的拆迁费,应该马上搬走,而租户们则表示在拿到设施费和权益费之前决不搬走。工会想以法律方式来解决,而租户们则认为依法处理将使他们走投无路。
在采取法律手段无法消除双方分歧的情况下,双方决定用暴力方式来解决问题。工会发动拆迁劳务公司,租房者则拉拢全国拆迁居民联合会。双方器械冲突使暴力程度加剧,终于在警察镇压过程中出现了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在野党和部分团体以警察在此次事件中的过度镇压为由向政府发难,有动向表明他们想将此提升为反政府运动。警察的镇压非法占据的行动欠妥,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尽量减少人员伤亡,但这并不是租户们施暴的借口。因为,围绕再开发工程产生的纠纷和暴力不会因警方的不介入而消失。
解决方法是将处在法律死角中的纷争原因囊括在法律范畴之内。龙山租户们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冒着出人命的危险进行暴力斗争。他们无法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只能选择非法占据。他们觉得在此前的再开发现场,这种用暴力解决纠纷的方式非常有效。租户们在法律范围之外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这种想法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一旦开始使用暴力,事态就很难控制,只会导致暴力逐步升级。有的人引用法国著名作家卡缪的话——“社会正义比秩序更重要”,怂恿并为社会弱势群体的暴力行为的找接口。但是,在“黑”吃“黑”的野蛮对决中并无胜者,到头来只会两败俱伤,造成无辜的人员伤亡。
维护弱势群体权益的法治才是真正的法治
2月10日,韩国政府在国会会议中决定,将优先考虑让商铺租户取得在开发后新商铺的租赁权,提高停业补偿金。此外,政府还决定成立能够调解再开发纠纷的纠纷调节委员会。此前,再开发过程中租户的权力被排除在法律保护范围之外,现在租户的权益终于受到了法律和相关制度的保护。如果当时就有这种制度,龙山惨案也不会发生,租户们也不会选择非法占据这种极端手段。出现暴力事件之后,动用国家权力对其进行镇压也是法治的一环。但保护处在法律死角的弱势群体权益,让弱势群体免受暴力的困扰,这才是真正的法治。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