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9日 (周六)
[中国透视]英国脱欧致中国资本涌入伦敦房地产市场
상태바
[中国透视]英国脱欧致中国资本涌入伦敦房地产市场
  • 金利在 京仁教育大学社会教育专业教授
  • 上传 2016.09.28 16:36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今年6月英国脱欧(英国退出欧盟)以后,英国的英镑币值时隔31年降至最低。英国企业的价值下跌,伦敦的大楼开始以低廉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此后,世界各国的投资高手都聚集到了英国。在这里,中国的投资大鳄自然也不会缺席。中国资本将平时关注的英国房产抢购一空。而有观点称,最近中国资本大举收购首尔江南和梨泰院的高价房地产也是英国脱欧所产生的蝴蝶效应。

2016年6月23日,在世界史是一个大日子。英国向携手走过40多年的欧盟(EU)通报“离婚”。这是连主导英国脱欧舆论的前英国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也完全没有预想到的结果。英镑币值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下跌。众人对英国经济和未来的预测均不太乐观。

因英国脱欧损失最大的中国投资者就是香港首富李嘉诚。他最近一直集中在收购英国企业并投资房地产。李嘉诚之前相继抛售了进驻中国大陆的连锁流通企业和购物中心等大型房产,做出“脱中国”的行动,在中国受到猛烈批判,但他并未动摇。李嘉诚将长江集团三分之一以上的资产投入英国,向房地产、港湾、流通、通信、城市煤气和自来水等多个领域果断投资了大约60万亿韩元的资金。李嘉诚在担心中国经济的不稳定性扩大并将事业基础转移到欧洲的过程中,将英国指定为核心国家。

如此一来,李嘉诚因英国脱欧而瞬间遭受了10万亿韩元的损失。李嘉诚每天早上会早起读两个小时的英文报纸,非常努力,而且还是全球多样化投资的鬼才,然而就连他也未能预想到“英国脱欧”这个超大型变数。李嘉诚现在还非常俭朴,穿着旧西装、戴着廉价手表,今年夏天不得不带着忧郁的心情度过88岁“米寿”。

现在英国政治陷入了一片混沌之中,英国经济也受到了动摇。现在伦敦的金融市场陷入了恐慌。但还有人不顾这种混乱来到了伦敦希思罗机场。这就是中国企业家和世界投资高手们。软银的孙正义没有错过英镑疲软、日元走强的机会。他将赌注押在了英国拥有尖端CPU设计技术的剑桥优质企业——ARM之上。大腕级中国投资者秘密地找到了伦敦唐人街的商用大厦专业房地产经纪人。

中国资本将大量廉价抛售的物资全部买下。中国最大房地产开发企业万科以1.15亿英镑(约合1643亿韩元)买下了英国大型房地产基金亨德森推出的位于伦敦中心的梅菲尔区的写字楼。万科已在2015年10月购买了伦敦东部的新兴商业地区——Shoreditch房地产开发事业项目的20%股份等,逐步吞噬伦敦的优质房产。在英国脱欧以后,香港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上置集团以8450万英镑买下了法国兴业银行(SG)在伦敦的总公司大楼,而中国四川省国栋建设集团发布称,将在三年间向振兴英国北部衰落的工业城市谢菲尔德项目投入2.2亿英镑。

在中国资本正式对英国发动“空袭”之后,今年7月月末,英国新任首相特蕾莎·梅紧急踩下刹车。她保留了打开中英两国经济合作“黄金时代”的欣克利角(Hinkley Point)核电项目。欣克利角核电站在英国西南部萨默塞特郡建设了第二期原子反应堆,该核电站占到英国整体电力供给的7%,属超大型规模,仅项目费就达到180亿英镑。这也是瞄准世界核电市场的中国“核电崛起”的试金石。接着,本月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面表示“我会等待英国做出慎重决定”,对英国发出警告,最终特蕾莎·梅首相于9月15日批准了核电站建设。核电事业是直接关系到英国经济乃至国家安全的电力项目,而英国却与中国国营企业一起推进该项目,这无异于将英国的心脏交给中国。特蕾莎·梅首相似乎是认为,只有与中国构建紧密关系,才能突破英国脱欧带来的不利局面。欣克利角核电站算是宣布与欧盟“离婚”的英国正式向国际社会宣布与新“富豪恋人”中国进入蜜月期的象征性事件。

实际上,中国和英国的特别关系也没什么新奇的。英国在鸦片战争中取得胜利后,一直掌握对华贸易并主导着世界经济,特别是在将东南亚进行殖民化的过程中积极利用了中国人力。连接槟城、马六甲、新加坡和香港的黄金路线是大英帝国的供给源,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与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国家都曾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特别是香港在1997年返还给中国政府之前,还是英国的领土。它被称为“英国的珍珠”,现已发展成为繁荣的贸易金融中心。现在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还对殖民母国——英国带有微妙的感情和思念。

仅从中国喜爱的海外房产来看,就可知道中国人格外偏爱英国。除了世界人偏爱的投资国家美国之外,大部分都是英国和英联邦国家。以伦敦为首的加拿大温哥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和悉尼、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印度的德里、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新加坡……这些都曾是在大英帝国时期获得发展的城市。这些城市现在还使用着英式英语,喜欢橄榄球和板球等英国体育运动,是英联邦国家的一员。其实美国也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中国人偏爱作为安全资产的房地产投资对象国全都是英国文化圈。特别是东南亚的华侨在当地是陌生的异邦人,但在英国式制度和经济秩序中奠定了事业的基础,赚得丰厚利润,因此他们对大英帝国黄金期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

在精神和文化层面上,英国至今对中国人具备较强的影响力。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曼联球迷俱乐部。在英国外国留学生中,中国留学生占有绝对的比重。2013年~2014年,英国49万名留学生中有9万多名是中国学生。而美国留英学生仅有2万多人,位居第二,差距极为明显。

对英国或英联邦国家的房产进行投资的中国人来说,这是为子女的教育和未来做出的最佳选择。因独生子女政策,现在中国逐渐形成了由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六人照顾家里宝贝孩子的结构,由此这种倾向就更加明显。中产层父母会将子女送到国外留学,并给孩子在当地购买可以居住的房产,这既是做父母的义务,同时也是为老年生活做出的准备。

2012年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的薄熙来事件也可以从这一观点进行解释。之前一度被称颂为英雄的薄熙来的没落始于其独生子薄瓜瓜前往英国留学。他为儿子豪掷20亿韩元,在伦敦购买高级公寓,为筹措留学费用,年薪为2000万韩元的薄熙来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甚至不惜犯法。也可以说由此遭到了习近平的“重锤”打击。

英国脱欧对中国企业以及瞄准英国大城市内的居住用、商业用房产的中国个人投资者来说,是一辈子难得一遇的良机。据跨国房地产企业——CBRE称,英国在欧洲圈中最受中国人欢迎。其中,中国人特别偏好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剑桥。得益于此,各城市的唐人街也正在急速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欧洲最大的伦敦唐人街正成为进行房地产交易、各种信息和中国资本流入的主要通道。

因英国脱欧,英镑表现出疲软,现在中国资本正流向英国和英联邦国家,但这一趋势不知道何时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中国人不放过任何危机和机会的习惯。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政府为阻止市场过热而强化房地产政策,中国资本可能会流向发展情势良好的东盟或东亚。相对较安全的资产——日本、韩国的房产对中国人来说也是具有魅力的投资对象。最近中国的投资大鳄积极收购济州岛,釜山,首尔的麻浦、永登浦、江南、圣水洞和汉南洞等地的高价房产,这也与英国脱欧不无关系。中国资本不会错过任何变化的瞬间,还会将其转变为取得最大利益的机会,这种力量正在改变世界房地产投资版图。

◆金利在(音)

地理学博士,毕业于首尔大学国际研究生院东南亚地区专业。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伦敦大学等学校从事研究工作。她曾前往世界100多个国家进行实地考察,特别关注主导东盟经济的中国资本的动向。最近正致力于对东南亚华商的房地产投资战略和商业文化进行比较分析研究。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