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国大学同年还聘请了在日本学界被称为“纳米科学之父”的大阪大学教授知二川合担任专职教员。建国大学物理学系主任李勋京(音)表示,“我们选拔创出优秀研究成果的外国教授,给他们减少授课时间等大力提供支援,以便他们可以专心投入研究”。两位教授所属的建国大学物理学系的研究成果在本报进行评价的50个物理学系中位居最高水平。
在理工系基础科学领域——物理学系和数学系评价中,外国教授的优秀研究成果非常显眼。韩国大学现在从韩国国内相对比较冷门的基础科学领域开始积极聘请海外大学中崭露头角的教授或虽然年轻但很有发展前途的外国学者。在此次学科评价中,基础科学领域的很多外国教授在论文的质和量上都很优秀。
成均馆大学数学系在51个作为评价对象的数学系中,刊登在国际学术期刊上的论文的质和量都位居最高水平。该系刊登的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学者就是印度教授肯卡灿德拉·达斯教授。他每年都有10~20篇刊登在国际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可以说是每月平均写1~2篇论文。连他的同事也评价称,“他对研究已几近痴迷”。
肯卡灿德拉·达斯2006年以博士后研究员(Post-Doctor)的身份来到成均馆大学,成均馆大学聘请其担任教授。因为他的专业是数学和电脑工程,可以进行与普通数学研究者不同的研究。学生也对他以英语进行的授课评价称,“他讲解得非常简单易懂”。
另一方面,韩国教授正与海外研究学者进行共同研究,或致力于以基础科学为基础的实用学问,现在正创出研究成果。高丽大学物理学系正致力于各国研究团队大力参与的联合研究,现在参与了在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旗下实验室CMS等地推进的联合研究。2012年,朴圣根和洪炳轼教授参与的CMS因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希格斯玻色子而备受关注。两位教授参与的CMS实验论文被世界学者引用了2000次以上。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