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始于仁川市今年决定在月尾岛文化街实施设置听装啤酒雕塑的方针。该方针旨在纪念傲澜集团整个七天六夜行程中有四天是在仁川度过的。一米高雕塑的制作费和安装费将全部由酒类企业A公司承担,但要在这个雕塑上标上该酒类企业的商标。
上个月仁川市将此建议提议给韩国国内的三大酒类企业。其中A公司表示有意向参与。该企业是傲澜集团访问时无偿提供啤酒的企业。
仁川市设置听装啤酒雕塑是为了今后吸引更多的中国团体游客。继招揽傲澜集团之后,仁川市在中国也变得广为人知。之后总部位于江苏省的隆力奇集团在三年间派送了三万名员工去游玩。今年仅以参加企业会议的形式来访仁川的中国游客就有望超过两万人次。仅仅是傲澜集团就打算截至2018年将继续在仁川举行企业活动。此外,我们也期待不断吸引中国游客将会带来促使中韩关系友好发展的附属效果。

仁川并非首次开创纪念大规模中国游客访韩的事业。从2011年开始,济州岛连洞一带的繁华街道被命名为“宝健路”,这是为了感谢宝健集团派遣由1.1万余名职员构成的大规模旅行团来仁川旅游的举措。
但是,围绕着仁川市听装啤酒雕塑的批评也不在少数。首先有人指出,作为中韩友好的象征物,不适合用特定公司的听装啤酒做雕塑。实际上仁川市设置雕塑评价委员会表示, “由于(听装啤酒的雕塑)与A公司销售的听装啤酒形态相似,因此具有很强的宣传性”,要求重新讨论设置雕塑的方案。
仁川经济正义实践市民联合会事务处长金松源(音)指出,“在有人指出傲澜集团的访问使仁川所获得的经济效果甚微的情况下,仁川市甚至还计划设置宣传特定企业的雕塑,这是不正确的”。 仁川市想通过吸引中国游客来实现地区经济活性化的努力值得称赞,但过于即兴的想法是不太好的。试着寻找更有意义的对策如何呢?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