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部分人士主张称要对接受驻韩美军部署萨德(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的韩国进行“经济报复”。这算是中国将韩国而非朝鲜作为经济“打击对象”。但中国通过经济报复可以给韩国带来单方面的打击吗?对韩国来说,中国不仅是出口方面,在进口方面也是位居首位的主要贸易对象。中国占到韩国整体出口的25.4%,美国(5.6%)、香港(4.8%)、新加坡(4.2%)紧随其后,位居第一、三、四位的都是中华圈。这是迄今为止众所周知的事实。如果中国对韩国进行经济制裁,似乎可能会给韩国经济带来打击。
重要的是韩国在中国的出口中所占的地位。韩国是继美国(16.9%)、香港(15.5%)、日本(6.4%)之后的中国第四大(4.3%)出口市场。在韩国整体进口中,中国占到17.1%,位居首位。这相当于是日本(10.2%)和美国(8.7%)之和。中国是韩国的主要顾客,但韩国也是中国的核心顾客。
更重要的是,韩国是中国占到整体进口9.7%的最大进口对象国,这是不争的事实。日本(8.3%)、美国(8.1%)、台湾(7.8%)、德国(5.4%)、澳大利亚(5%)紧随其后。值得关注的一大事实是,中国从韩国进口的产品相当一部分产品是半导体、零部件和原材料等,都是中国制造出口商品所必需的中间材料。这就足以显示韩中两国是彼此唇齿相依的经济命运共同体。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对韩国进行经济报复只会招来佛经《阿含经》中所说的“迎风撒土”的结果。中国若想让韩国遭受损失,自己也要承受损失。韩国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13位,是为数不多的可与中国经济合作创出相互综合效应的全球合作伙伴,这一事实也很重要。如果韩国受到动摇,也将给中国带来不良影响。过去中国总是以“唇亡齿寒”论来包庇朝鲜,但在经济合作加速的现在,中国的“唇”算是已从朝鲜变成了韩国。
再加上,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期也不明朗。中国今年上半年的出口额为9975.13亿美元,同比减少了6.9%,进口额为7013.4699亿美元,减少了9.6%。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与韩国引起贸易摩擦相当于“自戕”。中国现在为维持体制稳定切实需要发展经济,有必要忍受这种风险吗?韩国的政权稳定也在于经济。这是两国利益相关的问题。韩中两国要以此为基础联合寻找解决方案。
韩国政府最重要的是要恢复对华外交的自信。韩国有必要问问中国“什么比较重要”。对中国来说,比起与作为经济命运共同体的韩国进行对立,将外交力量集中在说服进行核与远程导弹挑衅的“国际社会不舒服的邻居”朝鲜上,这将更有利于中国的国家利益。如果说中国依然坚持“韩半岛的和平与稳定是核心利益”的话,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韩中两国不是要持续共存的邻居吗?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