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1日 (星期一)
各国围绕ARF主席声明是否写入对萨德表示忧虑的内容展开外交大战
상태바
各国围绕ARF主席声明是否写入对萨德表示忧虑的内容展开外交大战
  • 刘智惠 记者
  • 上传 2016.07.27 10:40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7月26日在老挝万象国立会议中心(NCC)举行的东盟地区安全论坛(ARF)外交部长会议上,韩朝与美中之间分别拉开了一场激烈的外交战争。韩国力主“不接受朝核”,朝鲜主张“拥核正当性”,中国则极力“反对萨德”。

外交部长尹炳世当日下午在ARF会议的开场发言中强调“即便从忠实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层面来看,各国也应团结一致向朝鲜发出警告的声音”,他还表示“今年1月朝鲜进行核试验之后,相继进行了15次导弹发射试验,朝鲜挑衅威胁的强度和频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严重。而且朝鲜不断明确表示打算对韩国发起攻击,因此我们必须向朝鲜传达出强硬信息”。

对此,朝鲜外相李勇浩在当日的ARF会议上极力主张朝鲜拥核的正当性。他威胁说“如果8月(韩美实施乙支自由卫士联合军事演习时期)韩半岛局势脱离控制,美国必须承担所有责任”。另外,李外相还在会后举行了10分钟记者会,他说“朝鲜是否进行新一轮核试验取决于美国,韩半岛无核化已经被美国化为泡沫”,并主张“美国的人权制裁无异于一份宣战战书”。

为了把韩半岛部署末端高空区域防御体系(THAAD,萨德)的问题写入主席声明草案,中国当日动员了所有力量展开外交战争。日本NHK当日报道称,主席声明草案中就驻韩美军部署萨德一事写入了“中国等多个国家的外交部长均对此计划表示忧虑”的内容。另有说法称,以ARF主席国身份负责起草声明草案的老挝积极在草案中反映了中国的立场。老挝与朝鲜也保持着友好关系。

根据NHK的报道,草案中针对朝鲜进行弹道导弹发射试验的情况写入了“大部分外国部长对此表示严重忧虑”的内容。如果主席声明中写入萨德问题,可能会对韩国政府通过联合国际社会推动的强化对朝制裁与孤立政策造成负面影响。

不过,韩国外交部表示,ARF主席声明草案需要递交给各国进行多次传阅,并通过协商确定最终声明内容,现在的草案内容并无任何意义。也就是说,由于韩国、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强烈反对,最终的主席声明中不会如中国所愿写入相关内容。主席声明需要在收集各国意见后,以老挝为中心,由东盟十国确定最终声明内容,距离发表声明还需要一定时间。去年年末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ARF会议时,主席声明在会议结束4天后才最终得到发表。

围绕南中国海主权纠纷的外交战争也异常激烈。美中在此问题上表现出了正面对立。ARF会议开始前,国立会议中心从当日上午接连举行了东盟+3(东盟十国与韩中日)外长会议、东亚峰会(EAS)外长会议等活动,其中美国与澳大利亚参加的EAS将南中国海问题列为了讨论议题。

据称,在7月12日在国际常设仲裁法庭(PCA)裁决中获得胜诉的菲律宾、美国以及美国的盟国澳大利亚、日本强调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要求各方履行判决义务,轮番做出“地毯式轰炸”。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对前一天美日澳外交部长会议发表联合声明进行以上主张的做法表示不满,称相关主张“(对中国)很不友好”,并表示“将通过与东盟国家合作解决问题”。

韩国在美中之间没有加入任何一方。美国强调ARF主席声明中也应写入最近国际仲裁法庭针对南中国海主权问题的判决结果,但中国对此表示反对。在这次东盟相关外交部长会议上,萨德、南中国海、朝核等问题纠缠在一起,使韩国外交面临着难以解决的“高次方程式”。会议在当日举行ARF后已经闭幕。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