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川登陆作战》(27日上映,导演李宰汉)最先让人想到的问题是这部电影属于反战电影还是反共电影。《仁川登陆作战》讲述了1950年9月15日扭转了韩国战争中朝鲜军队占上风优势的战局的仁川登陆作战。为了此次作战的成功,韩国海军谍报部队誓死潜入到被朝鲜军队占领的仁川,搜集情报。耗资147亿韩元制作费,李政宰、李凡秀及饰演联合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将军的连姆·尼森等巨星加盟,让这部电影从制作阶段就备受关注。

电影一开场就描绘了韩国海军谍报部队大尉张学秀(李政宰饰)和队员们瞒着司令官林桂镇(李凡秀饰)秘密策划作战的场面。战争场面、追击战等好莱坞式动作戏频频上演,颇具视觉效果。
但这部电影与话题热度相比,让人略感失望。首先,电影整体剧情推进速度不够流畅,让人感觉很急躁。这是因为剪辑方面只注重传达故事概要,结果未能激发观众的兴趣。动作戏场面被剪辑得过细,因此很难分辨人物和动向。相反,韩国海军谍报部队队员死亡的场面全部都使用悲伤的音乐和慢镜头,过于单一。
更重要的是电影描写韩国战争的角度。包括张学秀在内的韩国海军谍报部队队员们都比较人性化,相反林桂镇及其他朝鲜军人是为了共产主义理念连至亲都可以杀害的残忍人物,气头上的林桂镇就地枪杀了部下们的场面更是体现了这一点。
这种形象刻画与忽视韩国战争时期复杂的国际关系及历史背景一概而论的黑白理论颇为相似。这点与去年六月上映、观影人次达604万的《延坪海战》也值得进行一番比较。改编自延坪海战的电影《延坪海战》虽然也刻画了韩国与朝鲜军队的交战,但比起分辨善恶,电影则更注重刻画了对年轻士兵死亡的惋惜之情。
电影中大部分时间将在联合军司令部指挥的麦克阿瑟将军过度英雄化,通过不断说出名言的麦克阿瑟将军与韩国少年士兵之间的故事,鼓吹了将人性关爱和军人精神融为一体的英雄形象。《仁川登陆作战》中难寻不能简单地用善恶来区分的复杂的人物形象及看待韩国战争的立体角度。
这部耗资147亿韩元再现六十年前那段民族悲剧的电影究竟能给21世纪带来什么样的醒悟?老调的反共主义与单纯的爱国主义究竟能带来什么呢?这点令人生疑。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