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鲜的过激行动真的是依照他们的主张或如同我们社会一部分人所批评的那样,是由李明博政府的对朝强硬政策引起的吗?朝鲜还宣称,旨在10年内将朝鲜经济提升至3000美元水平的大规模经济援助项目“无核、开发、3000”构想是建立在严格的相互主义之上的对抗政策。可是李明博政府全部继承了开城工业园、金刚山和开城旅游等金大中、卢武铉政府的对朝事业,韩朝贸易不减反增的事实又意味着什么?韩国游客在金刚山遇害的当天,李总统在国会表明了履行《6.15共同宣言》和《10·4宣言》的决心。因此朝鲜的过激行动应该看作是针对美国,而不是韩国政府。
1993年上台的美国克林顿政府在选战和政权交接期间,朝着强调直接协商和“胡萝卜”必要性的方向研讨对朝政策。将“血浓于同盟”作为就职演说词而上台的金泳三政府改变对朝政策,将“非转向长期囚犯”李仁模送还朝鲜。可是朝鲜采取了抵制韩朝协商等强硬手段,宣布进入准战时状态,退出《核不扩散条约(NPT)》,向日本列岛发射“劳动”导弹,结果成功获得了与美国高层会谈的机会。另外利用韩半岛极度紧张的状况金正日就任国防委员长,完全掌握了朝鲜军部。随着继承结构的完成,军事优先的体制框架也在当时建立起来。
依然如故的威胁手法
现在朝鲜的行动模式和16年前惊人的相似。在美国奥巴马政府强调与朝直接对话的情况下,朝鲜宣布进入全面对抗状态制造军事紧张,再次打出“导弹牌”,做出了在此一决胜负的思想准备。在通过边缘外交尝到甜头的过去经验之上,试图在开局把握先机,实现同时获得核武装和朝美关系正常化的巴基斯坦式解决。对内政治方面也是一样,即将举行最高人民会议的朝鲜面临着必须阻止金正日健康异常造成的内部动摇,构筑继承结构的课题。经过制造韩半岛的军事紧张、谋求内部团结、动员对体制的支持这三步,试图将朝美的谈判过程极大化,最终构筑继承结构。
反而有碍经济复苏
可是朝鲜的手法过于老套。因此谁也没有感到吃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坚持只有无核化后才会与朝鲜建交。违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朝鲜也将继续受到制裁。朝鲜当局向居民宣传称,朝鲜通过核试验已经成为了军事大国,在2012年要成为经济大国,完成“强盛大国”的目标。此次史无前例的提高了“边缘战术”的频度和强度,似乎是想促使朝美尽快谈判,达成“2012年目标”。可问题是朝鲜通过这样的方法无法获得所希望的东西。在全球性经济危机中,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于帮助别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最脆弱的国家就是依赖海外援助的朝鲜等国。尤其是想帮助朝鲜的韩国同胞也精疲力竭,不是“一哭就给钱”的处境了。朝鲜必须直面边缘战术逐渐失效的事实。
尹德敏 外交安保研究院教授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