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价格变动必然会在2月15日开业的中国股市和人民币价值中反映出来。可能是担心市场暴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亲自出面稳定民心。他在2月13日接受中国媒体采访,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他说“不必过分担忧中国外汇储备下降”,“中国经济依然非常稳固”,暗示将强力介入市场。
可能是周行长的努力发挥了作用,在紧张气氛中开张的当日上证综指以平稳走势的局面收盘。上证综指轻微下跌0.63%,人民币则大幅升值,相较美国美元的升值比例超过1%以上。“停业风险”沦为杞人之忧。
实体经济的情况则大不相同。中国海关总署(相当于关税厅)发布称“1月中国出口同比下降6.6%”。这是以人民币为标准得出的下降幅度,换算成美元降幅可达11.2%,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彭博社表示“专家预测中国1月出口以人民币为准将会增加3.6%,以美元为准将会减少1.8%”。即使考虑到1月份处于春节假期之前,这一降幅也太高了。
进口降幅与出口降幅更甚。中国1月进口以人民币为准下降了14.4%,以美元为准下降了18.8%,受到了国家油价下降和内需萎缩的双重影响。由于进口降幅高于出口降幅,中国1月的贸易顺差环比增加5.3%,创下史上最高记录,达到了632.9亿美元(约合76万亿韩元)。
彭博社当日引用专家的话分析称“最近中国的外汇储备急剧减少,增加贸易顺差是件好事,但出口剧减将会导致中国实体经济进一步放缓”。
中国发表出口统计资料之前,西方投资银行就已纷纷下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根据汤森路透等的消息,各投资银行重新提出的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增长率预期值为6.6%,低于去年12月的预期值6.7%。汤森路透表示“各投资银行认为从今年第三季度(6~9月)开始,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会降到6.4%”,“而去年12月提出的预期值多在6.5~6.6%之间”。
中国政府颁布更具进攻性经济刺激政策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彭博信息经济(BIE)分析称,中国央行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对基准利率进行两次下调。这样的经济刺激政策将加速人民币贬值。市场预测,到今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将贬值到1美元兑换6.7元的水平,将比现在进一步贬值3%。
问题在于,人民币贬值对出口增加几乎毫无助益。中国央行去年8月通过断然改变人民币公示汇率体系故意使人民币贬值,但此后中国出口却日渐减少。由于中国的最大出口市场欧洲等地需求萎靡,汇率处方难见成效。
相反,人民币走软的预期对于汇率投机势力来说,却是一个大好消息。彭博社表示“中国实体经济放缓与下调基准利率的预期将使对冲基金在香港和伦敦等境外外汇市场的活动更加活跃”,预计针对人民币贬值的投机将进一步增加。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