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鲜外务省下属机构裁军和平研究所的研究员崔恩主(音)在1月26日向NK新闻投稿的文章中重新提到了2015年1月朝鲜提出过的用冻结核设施换取韩美停止联合军事演习的方案。NK新闻是亲朝人士查德·奥凯拉(音)在华盛顿经营的媒体。崔恩主还在文章中重提了朝鲜2015年8月提出的签订和平协定的方案。他说,上世纪70年代尚未拥核的朝鲜现在已经成为拥核国家,可以与美国在平等的立场上进行和平协定谈判。崔恩主这篇文章显示了朝鲜不顾韩国与国际社会令其付出“残酷代价”的威胁,甚至不惜背叛中国,执意进行第四轮核试验以及借发射卫星的名义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的一部分原因。
分析认为,朝鲜没有选择对韩统一战线部、国防委员会,而是选择外务省下属机构一介普通研究员的名义,在韩国、美国和日本正情绪激昂的敏感时期,重新提出用签署和平协定与韩美停止联合军事演习交换核冻结的方案,可能出自随时可以摆脱干系的考虑。崔恩主甚至提到1972年的7.4共同声明和1974年朝鲜曾向美国提议签署和平协定的情况,强调当时朝鲜身为无核国家与现在身为拥核国的国力差异,传递了“朝鲜已经强大到可以无视中国的话,可以与美国进行平等谈判”的信息。
青瓦台举行非常对策会议,警告朝鲜如果强行发射导弹,将会为此付出“残酷的代价”。但这“残酷的代价”究竟是什么呢?被中俄稀释过的联合国安理会制裁、美国的金融制裁、日本的独自制裁、韩国的广播喊话,感觉除缩小开城工业园区之外,很难有其他足以对朝鲜政权造成致命、或者至少是严重打击的“残酷代价”。朝鲜似乎下定了决心,既然第四轮核试验后已经免不了要受到制裁,不如同时进行一次导弹发射,也就是把“十大棒”变成“二十大棒”。这样说虽然没错,却让韩国颇感为难。

在对朝制裁之外,朝鲜政权以裁军和平研究所一介研究员的名义提出用可供观察机构核实的核冻结交换韩美停止联合军事演习的方案值得我们认真考虑。如果朝鲜违反了核冻结协议,随时都可以重启军事演习。现在我们应为韩半岛的和平作出考量。“残酷代价”的警告对长期处于制裁和孤立环境的朝鲜来说,并没有太大意义。通过核冻结和停止军事演习,走向朝美建交,直至最后签订和平协定,可以结束核试验与制裁这一恶性循环,为解决朝核问题打开一个突破口。在积累下充分的互信之后,还可以考虑CVID(彻底、可检验且不可逆转的无核化)。朝美建交还可以为朝鲜打开IMF、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的大门,此后实现的朝日建交将进一步为朝鲜带去超过100亿美元的赔款。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