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是意为价值链的“Value Chain”革新。也就是说,各企业需要回到原点,重新考虑“应该在何地、面向何种人群、如何开展何种项目”的问题。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中国项目团调查负责官郑环宇(音)表示“企业应规避像以往一样在韩国制造零部件、在中国完成组装,最后将产品出口到第三国的简单模式,在FTA时代,企业可以在韩国国内组装,出售给中国消费者,也可以在中国制造零部件,在越南组装”。这便是分工系统的调整。三星电子的智能手机已经跨越韩国、中国和越南,形成广泛的价值链。
还应密切注视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可能带来的消费市场变化。专家们指出,特别需要关注中国的婴幼儿(Infant)市场,中国现在每年仍有1000万新生婴儿,几乎相当于全首尔市的人口。
贸易协会通商研究室的研究员郑惠善分析称“中国政府废除生育限制政策,拥有较强购买力的八零后普遍进入生育年龄,可能会导致婴幼儿市场呈爆炸性增长”。奶粉、婴幼儿专用洗剂、尿不湿、儿童服装等都可能成为受惠商品。
构建两国企业共同增长的分工体系
必须构建稳定的流通渠道。有必要适应中国不断变化的流通环境,构建与中国消费者沟通的多元渠道。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长沙贸易馆馆长金珠哲(音)说“阿里巴巴、腾讯等平台正在主导中国的流通革命”,强调韩国企业“应设法搭上他们构建的流通平台”。百货商店、便利店等线下商店的威力已经日渐式微,必须拥有多元化流通渠道才能生存。
研究中国出境游客的消费需求
旅游是一个带有极大扩张性的领域。航空、酒店、赌场、免税店、化妆品、服饰等相关领域都在从中国游客身上获利。FTA拉近两国的心理距离后,预计这些“中国游客产业”将更受瞩目。
韩国旅游发展局中国中心主任徐英忠(音)说“去年来韩旅游的中国游客约计600万名,仅占中国所有出境游客的6%,他们都去了哪里?买了什么?吃了什么?这些都需要研究”。
专家们表示,还应该从中国IT领域民营企业主导的“互联网移动革命”中抓住机会。“在线离线(O2O即Online To Offline)”便是一大象征性用语。
Platum公司代表曹湘来表示“现在,中国大部分产业都在推动与互联网手机平台的结合,如何将他们的平台和我们的内容结合到一起,值得好好考虑一番”,指出韩国的游戏、电视剧、角色、互联网漫画等内容商务都可以在中国找到机会。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享受闲暇生活的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多,休养与娱乐产业日渐受到追捧。电视剧、演出、电影等娱乐事业便属于这一领域。在济州岛等地修建休养林,吸引中国游客到韩国疗养,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不少人认为,韩中FTA签订后,新鲜食品将成为最直接从中受惠的领域。因此,最后一个关键词便是意为“美味”的“Yummy”。
贸易协会研究员郑惠善(音)表示“在韩流热风的推动下,中国消费者对韩国农食品的满意度很高,韩中FTA规定的48小时通关原则将大大减轻韩国企业出口的困难”。也就是说,将牛奶、泡菜、罐头、牡蛎等新鲜安全的食品运上中国人餐桌的商务环境已经逐渐在形成。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