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带一路战略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是对抗以美国为轴心向太平洋东进延伸的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构建以中国为轴心的丝绸之路,谋求经过欧亚和东南亚朝向欧洲西进的长期战略。
第二是集中对石油埋藏量占中国22%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进行投资开发。扩大目前从哈萨克斯坦通往新疆的石油输送管道和从中亚经新疆地区的燃气输送管道,将中国通过陆路从海外进口的能源集结到新疆地区,将新疆培育成中国能源的第一枢纽。此举还包含刺激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地区居民收入,减少自治区内部人种、政治、宗教矛盾和争端的目的。
第三是增进与石油、燃气、铜等资源储量丰富的中亚国家及巴基斯坦等东南亚东盟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促进该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
第四是对外出口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因为剩余大量设备和过度投资而逐渐衰落的钢铁、水泥、玻璃、造船、石化、建设装备产业以及目前正在中国快速发展的铁路产业。通过周围国家对外招标的基础建设工程订单和出口,可以充分利用在中国正逐渐衰落的基础建设产业人力,同时促进中国和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
最后是确立一条全新的可以确保从中东和非洲进口能源及安全运输渠道的“能源安全”路径。目前中国从海外进口石油的80%都需要经过美国海军力量占优势且运输距离较长的马六甲海峡,通过开辟一条新的运输路径最高节约85%的经费并保障运输安全是“能源安全”的核心,此举同时还能提高中国能源的价格竞争力。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目前共有60%的石油从沙特阿拉伯、伊朗和安哥拉进口。通过瓜达尔港经陆路将石油运输到中国,与现在经马六甲海峡的海上运输相比,可以大大减少所需时间和费用,还可以免受马六甲海峡遭到封锁等政治因素影响,这就实现了中国最重视的石油安全战略这一首要目标。此外,以新疆自治区为中心形成的能源枢纽还可以有效刺激地区经济,提高居民收入,这一结果意义重大。从新疆到瓜达尔的经济走廊伴随着港口、铁路、高铁、输油管建设和产业园区开发,必然会带来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预计将对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的产业带去巨大的“积极冲击”效应。中国打算通过新丝绸之路政策实现的产业和地区发展必然会得到推进,由此衍生的附属效应更是不可估量。
恰在此时,中国发表军队改编改革方案,计划把现在的七大军区改组为东南西北四大军区,构建由海陆空军共同组成的联合作战司令部体系。此外,中国还从非洲吉布提租赁了10年军港。看到中国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签订长期租赁合同以及同时发表的这些动作,不仅对中国着眼40年后的能源安全而制定的“大石油安全计划”叹为观止。不过,这些工程所需的费用可能会成为一大问题。为筹集这笔费用,中国的政府、银行、企业、家庭总负债率将大幅增加,现在已经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280%的负债比率必然会进一步上升,虽然目前无法估算其上升幅度,但负债比率上升必然不可避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清算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必将发出更大的警告和忧虑声音。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将使这一局面变得更加复杂。韩国政府有必要做出努力,密切关注一带一路对国际政治和经济造成的影响,寻求韩国企业参与的方案。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