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正恩人事的另一特征闪电提拔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势力。金正恩在现场指导过程中遇见突出人物,往往立即提拔。如此一来,自然形成了人事替换,注入了新的血液。党组织指导部副部长赵勇元(音)就属于这种情况。赵勇元自从2012年4月在朝鲜媒体初次露面后,迅速升至金正恩最亲近的人。
国民大学郑昌现(音,朝鲜学系)兼任教授表示,“可能金正恩觉得和爷爷、父亲时代的人士共事有负担。通过频繁的人事变动进行人员替换,诱使竞争忠诚,从而巩固了权力”。
韩国政府官员对金正恩人事提拔表示,“权力基础稳固的金正日也在八十年代末说过,‘对首领(金日成)忠诚并不等于对我忠诚’。在一切都陌生且不稳定的状况下,金正恩当务之急是寻找值得信任的人”。意即需要注入年轻血液的“干部事业(人事)”。
金正恩为维持体制,对亲属也毫不留情。继承权力后依靠过姑姑(党书记金敬姬)和姑父(国防委副委员长张成泽),但仅过了两年态度就转变了。金正恩将张成泽看作威胁势力并将其处决,还中止了金敬姬的对外活动。
也有分析称,逐渐获得自信心的金正恩对核心干部的直言劝谏很吝啬。听说已被处刑的前人民武力部部长玄永哲和经历过地方革命化过程(边劳动边反省的处分)的国防委设计局长马元春被处分也是因为直言劝谏而遭致金正恩的厌恶。但是国家安全保卫部长(金元弘)、护卫司令官(尹正麟)和保卫局长(曹京哲(音))还保持原职。另外,干部事业总负责人——党干部担当书记金平海也躲过了一劫。专家分析指出,因为他们是保护金正恩人身安全和维持体制的负责人。
延世大学(政治外交学系)金用浩教授分析称,“社会主义国家经常实行给高层干部提供物质性支援博取忠诚心的政策(co-optation)。但是即使有这种物质性支援,频繁的人事变动还是会增加不满。也就是说权力稳定化手段也可能会出现飞镖效应”。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