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7日 (周四)
中国的战略变化与韩国
상태바
中国的战略变化与韩国
  • Stephan Haggard 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客座教授
  • 上传 2015.11.30 16:10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朴槿惠总统外交成就中最重要的大概就是韩中关系的强化。与韩国相反,亚太地区的美国与其他国家从2010年之后,对中关系愈来愈恶化。因为中国的战略格局正向更坏的方向转变。从小事上即可感觉到中国的国际政治方式正在改变。想要挽回这种变化,韩国应该扮演何种角色呢?

之前中国提出将维持国际体制的和平,标榜自己为“和平崛起”,使周边国家安心。2010年前后,亚太地区开始出现警告的声音。在相关国家看来,中国对于天安舰沉没和延坪岛炮击事件的态度“极度”公平。那时盛传中国对平壤不满。但是,目前核问题仍没有进展,朝中经济关系反而持续深化。

2010年,中国与日本在日本领海尖阁列岛(中国命名 钓鱼岛)发生冲突。愤怒的中国拘留日本企业家,全国范围内的反日示威已经威胁到中国境内日本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但中国政府置之不理。

美国最担心的就是中国对于南海领域强势的所有权主张。此主张的法律根据十分薄弱。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主张的经济专属水域有重叠部分。再加上中国人工建造出珊瑚礁·暗礁,并建设了以军事为目的跑道与其他设施。中国在南海的举动持续威胁着国际行为规范。

中国的新大战略是与初始意图恰恰相反的结果。我们正在目睹着该地区资本的“美国回归”现象。这是针对万一因中国产生损失时而进行的预备尝试。

朴总统今年9月访中引起了争议。阅兵式检阅台上不仅有习近平主席,还有俄罗斯总统普京。朴总统通过华盛顿访问,再次确认了韩美两国坚固的同盟关系。最近日本为确保集体自卫权通过了安保法,韩国对此深表忧虑。但站在日本的立场上,需要完成中国提出的挑战。日本国内也十分反对安保法。但2010年以后,日本国内对于中国的舆论也正在恶化。

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仍在增加。中国的增长对于亚太地区的经济及世界经济是有利的。但是中国经济的增长正在放缓。围绕投资的纷争使中国的名声变坏。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相关协商已经成功结束。美国议会很有可能将在明年夏天批准,将会吸引更多会员国加入。

如果中国回归到能够使周边国家安心的方式,对于中国和亚太地区都是有利的。中国外交政策的回归最好能先在韩半岛实行。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在加州阳光之乡(Sunnnylands)中心举行了峰会,突出了两国是朝核问题共同关心者的角色。双方一致同意不能承认朝鲜为核拥有国。中国有可能将发挥影响力,使朝鲜无法再进行自取灭亡的导弹·核试验。但中国若想表现出积极介入韩国问题的态度,必须为朝鲜非核化会谈的回归出面调解。

访问华盛顿时,习近平主席针对网络安全问题表现出积极的立场。美国发现了希望信号。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在华盛顿对于建立亚太其他当事国也可以进行扩张的新型合作机制统一了意见。韩国已经成为网络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国的对策对于商业间谍活动更有效,对此美国与韩国意见一致。

美国欢迎韩中日三国领导人会议的再次召开。这可以解读为,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察觉到韩中表现出克服历史问题的意向。想要在年末之前解决问题的话,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有很多事要做。如果不能完全运转韩日关系,作为美国同盟国的韩国不可能与日本对于共同问题统一意见。

南海纷争可以看做是与韩国利益完全无关的问题。朴槿惠政府对于提高声音与直接介入的问题十分慎重。但是,航行的自由与纷争的和平解决等相同外交政策一般原则的再次讨论,已经不能称韩国完全发挥了角色作用。

美国没有“封锁”中国的意志和能力。中国的和平繁荣对于亚太地区的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美国对于积极友好的韩中关系没有任何异议。但是,所有国家需要共同努力,使中国回归到周边国家可以安心的形态,韩国也需要承担重要角色。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