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 (周二)
中国对待朝中关系的心思真的变了?
상태바
中国对待朝中关系的心思真的变了?
  • 芮荣俊 驻北京记者
  • 上传 2015.11.24 15:09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中国倾斜论虽然甚嚣尘上,强化与中国的关系仍然不失为明智之举。这其中可能有无数原因,但韩国政府着意强调的其实是中国角色论,认为在解决朝核问题以及实现韩半岛统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中国从中发挥建设性作用。韩国政府似乎正不遗余力地向中国说明这一点,还将习近平执政后中国减少对朝援助并严格坚持不接纳朝核原则当作一大外交成果。

那么,中国是否会抛弃一直以来的对朝政策呢?在本月中旬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和韩国驻上海总领馆主办的韩半岛相关论坛上,我们有了一个能够稍微一窥中国真正心思的机会。正如一位出席论坛的人士所言,这场论坛气氛不同于只有官腔的北京,与会者进行了一场开城布公的对话。

中国的专家们在不少问题上都表现出了与韩国不同的见解。对于长期处于中断状态的六方会谈,双方就表现出了很大认识差距。中国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表示“现在为重启六方会谈设定了过高的门槛”,“在此期间,美国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在为自己谋取利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研究所的边晓春副所长也表示“周边国家有必要降低对朝鲜的要求”。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刘鸣表示“这一情况长期持续下去,会导致朝鲜的核能力日益增进,致使问题越来越严重,美国却始终不愿积极参加对话”。从他们谴责美国的言论来看,很像是亲朝学者的行为,但事实上,他们平时完全并非如此,反而都是些与韩国官员和学者来往密切的人士。

对于韩美要求强化对朝施压的问题,他们大多持怀疑态度。刘副所长分析称“中国在2006年第二次核试验时也曾强烈批判朝鲜,但两年后还是与朝鲜进行了大规模经济合作,转变了政策”,“刘云山常务委员访朝本身就说明中国已经做好准备,打算对朝鲜让步”。他说“完全与朝鲜断绝关系不仅会变得非常危险,还会导致中国失去对朝影响力”。边副所长提出“应逐步开展处于保留状态的大规模经济合作项目,营造一个可以保持韩半岛稳定的环境”。王副院长强调“必须保持稳定,避免发生严重事态”。  

随着韩中关系越来越近,双方的战略沟通范围也越来越广。然而,能够影响中国决策的多数专家依然抱着与韩国政府的期望和期待相反的认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笔者看来,中国人一般都认为“朝鲜只要不惹事,有朝鲜比没有朝鲜更符合中国的利益”。大多人都抱着典型的认为维持现状好于统一的思考方式。问题在于,韩国必须拿出可以克服这种认识差异的逻辑去说服他们。因为韩中关系密切并不意味着中国会主动站在韩国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