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玉流(Okryu)’,用‘翅膀’可以购买人民消费品”。
据最近从平壤回来的一位美籍韩侨学者称,从一位手机不离手的朝鲜女导游那里听到了上面的描述。即在可以进行手机交易的购物网站“玉流”上订购了东西后,用预付卡“翅膀”进行结算的说明。平壤金城食品工厂的豆沙面包一个卖朝元78元40分,在海棠花馆(音)上可以用手机购买橙汁或牛奶、巧克力。
虽然电子结算系统尚不是很完备,但由此可见,手机已深深融入了朝鲜人民的生活之中。还出现了呼吁遵守被称为‘手提电话’的手机使用礼仪运动。朝鲜中央电视台近来要求避免刺激性的铃声,强调“要符合我们的情操和美感,选择高尚的铃声”。
目前朝鲜手机是暴增之势。韩国国家情报院在上个月国会情报委员会报告时公布,朝鲜目前有370万部手机。2008年开始了现代式的3G手机通信服务,2012年2月手机数量突破100万部,2013年5月突破了200万部。考虑到朝鲜全部人口才2400多万这一事实,手机使用量达到了令人吃惊的水平。
手机首次在朝鲜出现的时间是2002年。泰国企业Loxley Pacific移动通信经营商Sunnet向2万人左右提供了有限制的2G手机服务。当时手机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因为只允许挣外汇的外贸商、劳动党和军队的核心干部等0.1%的特权阶层使用。然而2004年4月,有传言称平安北道龙川火车站爆炸事件是针对国防委员长金正日的,其中利用了远程操控的手机。因为这一事件,泰国公司提供的手机服务也被中断了。
在金正恩作为正式接班人的2008年,手机服务再次开启。但这次格局截然不同。埃及电信公司Orascom与朝鲜邮递省合资创建了高丽电信公司。也有分析称,朝鲜政府从事敛财的买卖,即从中国购买50美元价位的手机,转卖200~300美元。
允许一般人使用手机,对被称为“钱主”的新兴资本家和集市商人们来说,手机则成为必备品。听说有些人甚至有两部以上的手机。最受欢迎的机器是去年面世的智能手机“平壤touch”和2013年上市的“阿里郎”。
每季度交3000朝元通信费用,每月即有200分钟的通话时长。考虑到工人平均每月3000朝元的工资,还是很有负担的支出。为增加通话时间,还要单独购买10万~20万朝元的预付卡。
也有人预测,随着手机普及的剧增,手机可能会成为引领金正恩体制改革开放的催化剂。然而在平壤高丽通信工作的埃及人亚马德(音)在近期的媒体采访中称,“这在朝鲜并不容易”。因为单独有提供给VIP(核心阶层)的第3方网络,所以监听等检查很彻底。
据悉近来朝鲜严格禁止使用韩国生产的手机与APP。即使这样,还是能听闻在平壤滞留的某人士用 KaKaoTalk与在首尔的人发送信息。平壤也迎来了在手机里存入韩国电视剧、电影以及歌曲的韩流之风。另人瞩目的是,正在动摇着朝鲜的“手提电话”之风,究竟会带来何种体制变化。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