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生态圈现在伸向了海外。约5000个海外品牌也参加了这次光棍节活动。当然,韩国也包括在其中。上周六飞往杭州的韩亚客机的货物机厢装满了大大小小的包装货物。这些都是口红、指甲油、泥浆面膜等重达5吨的化妆品。这也是“阿里巴巴生态圈”的产品。“这是光棍节活动导致的库存不足,因为要遵守配送时间,所以顾不上费用昂贵,不得不选择空运”。物流企业Winwin Logistics的金根澈社长如此解释。该公司今年10月中旬之后就向杭州运送了40个集装箱的“光棍节特需商品”,大部分都是化妆品,价值约100亿韩元。据说为了满足订单量,不得不彻夜生产。这对拥有25名员工的中小物流企业来说,简直就是“大发”。“阿里巴巴生态圈”正在以如此强大的引力吸引着韩国的某一中小物流企业。
而引力的源泉在于中国内需市场的购买力,更具体来说在于中产阶层。国际金融公司Credit Suisse最近公布的《2015全球富人榜报告书》就说明了这一点。报告书中分析称,中国的中产阶层(拥有5~50万美元的金融·房地产资产)达到了1.9亿人,超越了美国(约9200万人)。咨询企业麦肯锡认为,2020年中国一半以上的家庭将跻身高级中产阶层的行列。他们的消费能力将为经济提供新的增长动力。这也是虽然整体宏观经济委靡不振,但唯独消费仍然保持10%以上增长态势的原因所在。
这是一个靠制造业打拼起来的经济。拥有13亿人口的“劳动力(Labor force)”将中国打造成了G2大国。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现在这些劳动力正在变身为“购买力(Purchasing power)”。有观测认为“如果说过去20年中国劳动力改变了世界经济的版图,那么未来20年他们的购买力将决定这一版图”(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这是声称将构建消费中心增长体制的中国政府的“新常态”所追求的目标。
这是与韩国息息相关的问题。其间,韩中经济合作主要以制造业为中心,其结构是在韩国国内生产零部件,在中国进行组装,然后再出口到美国。但是,随着人工费上涨,中国中间材料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一模式正在被逐渐打破。过去一直存在竞争的智能手机,甚至是汽车行业正在被中国压制,原因是韩国没能准确读懂劳动力正在变成购买力的中国经济的特征,也没能觉察到产业内的新动向。他们正集中在各企业的生态圈和各行业的生态群中。他们打造只属于自己的供应链,然后修建壁垒。“阿里巴巴生态圈”只是其中一个例子而已。
需要韩中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原因也在于此。宗旨是要提高在中国内需市场的竞争力,制定符合“购买力”时代的韩中商务新模式。这也是拓宽中国生态圈进军之路的办法。但是,FTA批准案目前正搁置在国会。国会甚至对“如果本月内不能通过,每天将遭受40亿韩元的出口损失”这样的话也置之不理。这也是出现“中国经济正在走向新常态,而我们的政治却无常摆脱旧常态”批判声音的原因。就在韩中FTA批准案沉睡在韩国国会的此时此刻,“阿里巴巴生态圈”却正在没有韩国的参与下不断发展壮大。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