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宣布半导体崛起虽然仅是五年前的事,他们对于半导体的执着和摸索从很久以前就开始了,最终中国表示直接建造自己的存储器工厂。不同于系统芯片,存储器的入口壁垒很高。所以中国执着挑战存储企业的并购,美国镁光并购推进无果而终,最近间接并购了美国的nand flash企业闪迪。但是大部分观测称美国政府会阻止技术转让,通过并购进军半导体行业并非易事,尽管如此,但他们还是直接进行了投资。
事实上只要对半导体行业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国要进军存储器以及对于研发和人才培养进行填补无底洞式投资的执念。去年作为半导体最高权威的国际电子器件会议(IEDM)学术杂志上登载了26篇中国发表的论文,是韩国(13篇)的两倍。就像即使没有并购,通过引进与培养人才在半导体领域获得成功的韩国的事例那样,他们也并非做不到,韩国半导体将受到来自中国的威胁这点我们也从十年前就知道了。
三星电子和海力士声称要通过大规模投资和更尖端的技术研发,让中国无法追赶,5~10年内中国半导体将不再成为韩国的威胁要素。似乎可以做到。但是问题不在技术而在市场。消费世界存储器的一半的中国推进国产化战略,甘愿忍受低级技术的话,韩国半导体销售市场将大大缩小,十年后韩国将做什么?
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处方不管十年二十年前还是现在都是一样的。培育系统芯片,发展落后的装备、零部件、材料产业……明明知道但那么长时间也未能做到。明知道没能做的并非只有半导体,那我们先不谈是否做到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占有世界存储器市场70%的荣耀背后,韩国半导体产业互相帮助,一起发展支撑的生态环境崩塌了。
首先专家教育和研究风气被已动摇。专业人士数量减少,最后首尔大学半导体共同研究所下任所长也难觅人才。明年政府预算中没有半导体预算。培养系统芯片?系统芯片不是靠资本,而是靠创意和技术决胜负,所以必须营造利于设计室壮大的市场环境。但是十多年前设计室按各自的意愿自行发展,如今干脆连新的创业都没有了,支离破碎。和对策截然相反,为什么?大企业连像TV驱动系统这样的小部件都自行开发,或者轻易地进口,导致设计室丧失了立足之地。
大地的养分和阳光全被巨大的树木吸收掉,树阴下非常黑暗。韩国半导体在世界第一存储器光辉的荣耀下,生态环境没有光明,日渐萎缩。现在如果别处吹来大风,巨大的存储器要孤身作战。到底是被折断还是坚挺下来呢。现在是时候考虑如何面对没有共存的胜者为王的丛林社会危机了。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