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抵达平壤顺安机场的金大中前总统与朝鲜国防委员长金正日握手的画面一出,新闻中心的记者们停止了手中的事情,起立鼓掌。某外媒记者凝视着电视画面热泪盈眶的一幕至今让笔者记忆犹新,可见6·15韩朝会谈是多么令人振兴与感动。可能是预测韩半岛即将统一,甚至还有外媒记者向笔者表示“祝贺”。
在等待习马首次会面瞬间的期间,笔者内心激动万分,想起了15年前的那份感动。因为当局通知说会在正式会面前举行“握手会”。笔者询问中国官方媒体CCTV的记者“两位领导人会拥抱吗?”,对方回答说“这个嘛很难说,因为中国人第一次见面时比较淡然……”。就在对话的这期间,两位领导人亮相了。仅从长达81秒的握手时间就足以表明此次会面具有的历史性意义。
但是,挤满会场的600多名记者的反应却不及2000年6月当时在乐天酒店的那份感动。虽然也有记者发出感慨,但氛围并没有到令人热泪盈眶的地步。
为何会这样呢?可能是当时的韩半岛不曾想过会有韩朝往来,而相比之下现在的两岸关系已经非常成熟,所以领导人会面所带来的局面反转效果相对会弱一些。笔者认为另一个原因可能在于会面的成行背景和大家对会面意图纯粹性的质疑。笔者并不认为这次会面是选举用的会面,即认为这次会面是在台湾总统选举还剩两个月的时候为扭转国民党的绝对不利局势而推进的。笔者反而认为这次会面有可能会让局势更加不利于国民党。但是笔者认为,此次会谈在政权转交给在野党之前把“图章”给盖了,并且有使在野党执政后也无法去掉这个“图章”的意图。这里的“章”是指两岸领导人就“一个中国”原则达成了协议。这也许既顺应了历史又是时代的召唤,但问题是这一协议并非是在台湾舆论的推进下达成的。不少担忧认为,弄不好会让本来就在两岸关系的方向上存在分歧的台湾更加分裂。
现在的韩朝关系相比15年前6·15共同声明当时反而后退了。虽然这其中的责任并非只在韩国,但从结果来看,很难认为6·15的基础——阳光政策是成功的。没能达成国民性的协议,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这次两岸会面在台湾也只获得了半数国民的支持。这就是为何笔者会在看到打破66年分裂格局两位领导人握手的历史瞬间时,比起感动,更多的是遗憾。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