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周三)
即使放开资金也不运转,中国为效果不佳的货币政策感到苦恼
상태바
即使放开资金也不运转,中国为效果不佳的货币政策感到苦恼
  • 姜南圭 记者
  • 上传 2015.10.26 16:31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展开货币政策的轮番攻势,从今年年初开始到本月23日的十个月间,共七次放开资金。五次降低基准利率,四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0月25日,汤森路透表示,“美国自从开始陷入金融危机的2007年9月开始,在大约16个月期间分10次左右下调了基准利率。中国最近仅10个月间就调整了七次货币政策”。

中国将商业银行的一年定期存款和贷款利率作为基准利率使用。因为西式银行间短期资金市场还不成熟。截至10月24日,中国的基准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分别为1.5%和4.35%。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收到的存款中不能贷出、要储备的资金比率,截至当天为17.5%。

习近平放开资金的手腕日益强势。他截至今年6月将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下调,但自今年8月开始同时发布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10月25日,汤森路透援引专家的话报道称,“这看起来像将‘Market Surprise’极大化的战术”。

习近平放开资金的目的自然是扶植经济。中国人民银行(PBOC)判断认为,“国内外的经济下行风险(不景气征兆增多)逐渐增大”。也就是说,出口和内需都不振。因此,中国经济的最低点还很远。据彭博社通信的问卷调查显示,中国经济的最低点是明年第三季度。到时增长的预期值为6.5%。可以期待在2017年第一季度开始恢复。但彭博社预期值是“专家预期的中间值”。最恶劣的情况是在2017年第一季度可能会下降至5.5%。这是习近平最害怕出现的情况。为防止这一现象的出现,最近提前掀起“资金波浪(Money Flood)”。问题是效果如何。据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主要领导进行的资金(贷款)需求问卷调查显示,上个月“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56.7。中国最近和大力放开资金的2009年左右一样,均为85左右。当时和现在都大力放开资金,但资金需求却完全不同。

 资金需求减少可能是因为中国基准利率界限。英国《金融时报》(FT)报道称“中国要下调一年期贷款利率才能受益的地方是大型国有企业和住宅担保贷款者”。也就是说,中小企业等中国草根经济未能因基准利率下调受益。

基准利率界限是习近平或中国人民银行都很清楚的问题。作为弥补政策,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启动“中期借贷便利(MLF)”。这是为中小企业或农村实施的资金支援项目。这与韩国央行(BOK)截至20世纪80年代提供的“特别金融”相似。中国的条件是六个月定期利率为年3.35%(基准利率是4.35%)。中国人民银行仅在本月21日就通过11家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放出了1055亿元人民币(大约18.9万亿韩元)。

 汤森路透报道称,“虽然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基准利率,启动特别金融窗口,但现在资金需求仍然在持续下跌”。因为最近中国虽放开资金,但增长率一直在持续下降。资金需求减少是美国大萧条时期的20世纪30年代,日本通货紧缩时期的20世纪90年代曾经历过的状况。当时两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反复放开资金,但资金需求并未跟上。这就是专家所说的“货币政策失效(Monetary Impotence)”。

 资金需求是中央银行很难调整的变数。前美联储(Fed)理事博莱得利·密西肯(音)评论称,“资金需求对中央银行家来说是神决定的领域”。中国的资金需求自从2013年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以后开始恶化。这算是习近平运气不好。但耶鲁大学教授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最近在专栏中判断认为,“中国的资金需求减少并不像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或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那么恶劣”。

但如果就最近趋势分析,资金需求正在急剧减少。汤森路透表示,“专家预测,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贷款总体需求指数可能会下跌至预示着景气开始急剧停滞的50点以下”。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