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3日 (周二)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是中医的骄傲
상태바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是中医的骄傲
  • 芮荣俊 驻北京记者
  • 上传 2015.10.07 11:26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10月6日,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中医科学院教授屠呦呦(85岁,女)在向诺贝尔委员会发送的获奖感想中对自己开发的疟疾特效药——青蒿素做出上述表述。她还表示,“此次获奖不仅是个人的荣誉,也是中国科学界乃至整个中国的荣誉”。

 对于屠呦呦获奖,13亿中国人欢呼雀跃。李克强总理在国庆节长假中急忙发送贺电,刘延东副总理派高级官员到屠呦呦家里分享喜悦。现在整个中国大陆都将此视为“象征着中国崛起的大喜事”。因上个月3日的战争胜利纪念阅兵式而受到鼓舞的中国人的爱国心以屠呦呦获奖为契机达到最高峰。之前国庆节10月1日凌晨,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聚集了5万多人。

 屠教授获奖鼓舞了中国人的自信心和爱国心,主要包含有两大意义。第一,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屠呦呦在中国从事研究而最终获得的成果。就像屠教授自己所说的“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者”那样,她既没有海外留学经历,也没有博士学位,是一个“纯土著”研究人员。迄今为止海外华侨或加入西方国家国籍的华裔学者获得了几次诺贝尔物理奖或化学奖,但这是向西方教授学习或在西方的大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中国人对于屠教授100%靠中国力量获得的诺贝尔奖感到格外自豪。

 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屠呦呦的业绩是中国传统医药。她开发疟疾特效药的源泉是4世纪东晋时期的医书《肘后备急方》和遍布中国大陆的野生青蒿。中国人对中国传统东西的自豪在中医学里也一样。这里还有一个层面,那就是屠呦呦获奖巧妙地刺激了曾因近代以后西方文明扩张饱经苦楚的中国人的自豪感。

  明朝时(1574年)刊行的《肘后备急方》是东晋时代医学者葛洪(284~346)的著作。(照片由《Nature Medicine》提供)

  这种氛围与习近平体制上台后强调西欧的制度和系统并不优越的政治气流也不无关系,而正是习主席表示“要承认每个国家历史的过程和现实不同这一点”。这是对上个月25日在美中两国首脑记者招待会上,对于人权和程序的民主主义表示担忧的奥巴马总统的驳斥。这意味着中国有中国固有之路。最近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上刊登包含上述内容的社论或专栏的频率显著增加。

 预计屠教授获奖还会成为缓解中国和诺贝尔委员会不顺关系的契机。因向2000年华裔法国国籍的反体制作家高行健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中国和诺贝尔委员会的关系开始恶化。在2010年反体制民主化活动家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之后,中国将此定为“敌对行为”,对挪威政府实施限制进口三文鱼等贸易报复。

 一方面,因屠教授获奖,韩国韩医学界也受到鼓舞。10月6日,大韩韩医师协会在声明书中评价称,“此次中国获得诺贝尔奖是利用中医学治疗疟疾,这是中国努力发展中医学的结果,中国《宪法》甚至有规定培育、发展中医学的条款”。协会接着还表示,“中医师通过使用X光或超声波等现代医疗器械,领先进行统合医学发展,由此而获奖,现在为使韩国发展成为世界级医学强国,也要对韩医学科学化进行革新性的努力”。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