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环球时报》驻平壤记者7月3日介绍的平壤风景。他曾在2007年6月至2012年12月之间在朝鲜工作,后调回中国,去年10月再次前往平壤任职。环球时报通过一篇标题为《诱人的改变迹象 朝鲜经济正在高速增长?》的特别报道,向读者传达了平壤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发生的惊人变化。他特别关注平壤正在进行的大规模建设。教职员宿舍、科学家卫星城、骑马场等新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平壤各处。
中国延边大学教授金强一(国际政治研究所所长)说“金正恩体制上台后,允许企业给劳动者分配利润,激发了劳动者创造利润的积极性”,“平壤部分地区还允许房地产交易,为个人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创造了条件”。他还说“朝鲜已经接近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水平,应该可以保持6~7%的高速增长率”。
《环球时报》还谈到素有“平壤的江南”之称的仓田街,写道“端午节(阴历五月初五)左右,前往昌前街餐饮店就餐的客人络绎不绝,一位中国朋友对此惊叹‘只看这里,简直和中国大城市的夜街风景无异’”。在塑有金正日、金日成铜像的万寿山山坡周围形成的昌前街是一个朝鲜新城,于2012年竣工,45层的高层公寓等栉比鳞次。
驻朝外交使节的评价也大致相同。截止今年二月共担任了5年中国驻朝大使的中国共产党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刘洪才最近曾表示“朝鲜当局在农业和其他主要领域实施向个人发放绩效工资的政策后,居民们的生活正日益得到好转”。
但是,凡事有明必有暗。最近访朝的一位人士介绍说“由于枯水期发电量减少,有的高级日式餐厅因为无法使用冰箱而关门谢客,也有一些公寓因为政府没有做好上下水道设施,导致居民无法入住”,“建设行业繁荣导致贪污腐败问题时有发生,据说去年平壤公寓倒塌也是因为劳务者偷取水泥导致建设沦为了豆腐渣工程”。去年发生的海豚集体死亡事件也与电力困难脱不了干系。金正恩为建设强盛大国的象征,在大同江边建造了一座绫罗岛游园地海豚馆,从西海南浦到平壤修建了一条长达50千米的铸铁管道,引入西海海水。但因为电力困难,海水供应中断,净化设备无法启动,从而导致海豚集体死亡。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