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相反中国一直展开朝韩等距离外交,因此面临了不少考验。商讨朝核制裁的联合国舞台就是一个例子。韩国认为由于中国包庇朝鲜,导致很难进行有效制裁,对此感到不平。但朝鲜则谴责中国参与国际社会的制裁,“不讲义气”。

最近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就是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萨德)布署和加入亚投行(AIIB)。美国对韩国施压不让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投行,但结果却是韩国决定加入。而对于萨德问题则是,中国要求韩国不要引进,但似乎不会如中国所愿。
现在还有一个考验在等着韩国。即,朴槿惠是否会参加今年9月3日将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该活动是今年中国最重视的活动。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舰上签署了投降书,中国将第二天即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中国截至去年为止一直将该纪念日作为国内活动举行,但今年正在计划举行盛大的国际活动。
有几点原因。首先是中国打算向世界展示结束二战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不仅仅是靠西方的努力。向世界宣扬在亚洲战场上以中国为中心的几个国家团结一致打倒日帝,强调亚洲的作用。
此外,一方面警惕日本安倍晋三政权的右倾化,一方面唤起现代人的历史认识。当然,在这所有的活动中应该包含着突显中国正成为中心,展示中国发生变化的地位的心思。
由此,中国政府干脆将这一天定为公休日,一方面正在企划大规模阅兵式。出于要想顺利举行这种露天活动,晴朗的天气和消除大气污染是必须的,现在已投入北京蓝天化运动。
而且中国还在尽全力邀请外宾参加该活动,以使活动锦上添花。俄罗斯总统普京明确表示会参加,德国总理默克尔等欧洲很多领导人也很有可能会参加。
去年习近平访韩时,中国曾提出联合举办活动,还全力邀请朴总统参加。据悉,继上个月来过首尔的前国务委员唐家璇之后,不久前访韩的中国权力序列第三位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当于韩国国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张德江也拜见了朴总统,表达了特别邀请的意向。
那么要如何回应中国的邀请呢?持慎重观点的人士认为,活动名称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担心会过于刺激日本,而且如果参加中国的阅兵式,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成为中国炫耀军事实力的傧相,持否定观点。
相反,持积极看法的人士认为,韩国光复军曾在中国大陆辗转参加抗日战争,没什么可担忧的,而且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金正恩也很有可能会参加此次活动,如果朴总统也参加,就可能会成为改善朝韩关系的突破口。
如果参加,似乎会孤立日本,过于站在中国这边,而不参加则会错失在韩中两国关系和朝韩两国关系中取得较大进展的机会。对于韩国来说,这算是面临另一个考验。部分观点认为,可以让总理等高官代替总统出席作为代行方案。
朴总统如果参加活动,无论如何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这个名称会比较敏感。如果是国内活动,怎么命名活动别人都无法干涉,但中国如果想要邀请外宾举行国际活动,就需要考虑到外交问题。
具体表明“抗日”一词中的“日”是“日帝”也是一个方法。或者用“抗战”代替“抗日”,或者使用“反法西斯战争”表述也似乎可行。
中国方面表示,此次之所以隆重举行活动,是因为想要通过铭记历史,朝着创造性的未来前进。这样的话,中国可能需要在活动的名称和内容上以更加包容的姿态稍作调试,能够让韩国和日本领导人都能参加活动,一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