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州广域市南区杨林洞是一个面积不到0.68平方公里的小村子,但这里有很多故事。杨林洞是光州近代化的始发地。20世纪初随着外国传教士在此建立学校和医院,这里开始逐渐形成一个村落。而且这个小村子经历了3·1独立运动、韩国战争以及5·18民主化运动等近现代史的主要事件。因此,这个小村子原封不动地保留了过去百年岁月的痕迹。此外,杨林洞还是艺术之乡:这里诞生了很多文化艺术家,现在成为年轻艺术家集聚的地方。因此在杨林洞散步路散步既是时间旅行,同时又是艺术旅行。
百年历史韩屋的韵致

杨林洞也有散步路。在参观杨林洞文化和历史遗迹的市中心有一条4.5公里的胡同小路。杨林洞居民自治委员会在2010年打造了散步路。在这里可以参观数十个分散各处的文化遗产。
杨林洞要步行参观才有意思。虽然参考了居民自治委员会打造的路,但实际上要走的路有些不同。因为比起起始处,后面的路风景更丰富多彩。
出发点是杨林五岔路口。沿着路爬上坡路就能看到一栋颇有风韵的古宅。这是在朝鲜末期1899年所建,贴有1965年购房主人的名字,称为“李章雨家”。与南道的传统房屋不同,这里是“ㄱ”字型,而且在窗户的样式也非常独特。

从李章雨家往北走170米左右,就能看见崔昇孝家,是1920年独立运动家崔相铉所建,但现在则是他身为装饰美术家的儿子的工作室。虽然基本格局是传统韩屋,但内宅屋顶上的橘红色瓦片和淡雅的池塘都很具有异国风情,后院有一条雅致的散步小路。
从崔昇孝家出来后朝着光州河再走一段路看见一个洞穴。问了一下才知道这里原来是日帝当时建设的防空洞。在杨林山(108米)东边的山脚下有四个防空洞。其中之一开放给游客,防空洞不是很深,约20米。
来到被遗弃土地的传教士们

经过洞穴旁边的杨林派出所就来到杨林山登山路。杨林洞散步路连接着最茂盛的林间路。经过雅致的杨波亭再走1公里左右就能看见社稷公园展望塔。在这里能一眼纵观杨林洞和无等山。
连接杨林山西南方的路可称为基督教巡礼路。如果想要理解这个被称为“光州的耶路撒冷”的地方,就有必要了解一下20世纪初湖南地区基督教传入的过程。当时金发碧眼的传教士想将罗州作为传教的据点,但罗州儒教文化强盛,传教士几乎是被撵到光州。然而他们在光州也不受欢迎。最终好不容易在城邑外面杨林山山脚的风葬地安定下来。这里是丢弃病死人尸体的地方。传教士在这里传播基督教,建立学校,开始进行近代教育,还在这里建设医院,照顾病人。也许就是出于这个原因,杨林洞有很多挂着传教士名字的路和建筑。据悉,现在这里也有大约60%的居民是基督教徒。
在社稷公园下面是忠岘院。在韩国战争时,这里曾作为照顾孤儿的福利机构。忠岘院旁边湖南神学大学后面的山丘上有雅致的墓园,这里是在杨林洞乃至整个湖南地区献身的异国传教士的墓地。
笔者再次来到湖南神学大学校园,这里有很多传教士住宅,可以看到用灰色砖建设的西洋式二层建筑。这是威尔逊(韩国名“禹日善”)曾住过的地方。房子周围种着从美国移植过来的长山核桃树和黑核桃树,在巨大的银杏树下还有秋千。
变成艺术家聚集地的抗争现场
胡同旁边有皮特森的私宅。他在1980年5月大部分外国人离开光州时,与市民一起坚守到最后。杨林洞距市民与戒严军战斗最激烈的地区全南道厅只隔一个街区。
光州市2009年将杨林洞指定为“近代历史文化村”,投资了307亿韩元预算。现在每条胡同都在施工。为整修文化遗产以及给游客提供便利,这里需要修缮,但不能丢掉村庄闲适朴实的风韵。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