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小平曾被戴上过资本主义的追随者——走资派的枷锁,且一度被软禁在江西省的一处僻壤。他拉住老婆婆的手说道,“100只怎么样?再多养几只吧!您屋前还有小溪,再合适不过了”。
以上便是去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48集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的某个场景。该电视剧取材于邓小平轶事,剧中还出现了这样一幕: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各地小型商店、个体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出,然而无论规模有多大,其职员均不能超过7名。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提到:拥有8名以上职员的雇主即为资本家。
30年过去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作为最高规范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宪法上都规定,中国是坚持共产主义的国家。尽管如此,当今的中国特大企业云集,职员也不再局限为7名,而是发展到了700名、7000名。30年前连养四只鸭子都被禁止的中国,如今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创业国。现在,中国再也没有谁挂着“走资派”大红色字牌子被到处游街了。
取而代之,“创客”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在北京中关村和深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要将自己的想法、知识及技术通过商业活动付诸实现。与之相似,但是韩国与中国却相反,人才都涌向公务员、金融、IT等具人气的行业,年轻人们抱着以进大企业就职的目的埋头于从名牌大学毕业,取得高学分,获得高的英语成绩。 公务员或者金融、信息技术(IT)等职业人气高居不下,然而仍有部分年轻人选择积累仅为大企业求职所需的SPEC,以期在竞争中孤注一掷。新年伊始,李克强总理南下深圳,对这批年轻人进行了鼓励并承诺对其提供支援。在本月5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创业支持也将是热点议题之一。
中国的经济发展曾一度依赖于由国家提供保障、处于垄断地位且拥有巨额资本的国有企业。中国从很早以前就知道该做法并非长久之计。效率低下的国企已成为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反腐倡廉的改革对象。今后,拥有极强创新精神的创客们将肩负起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任。在创业经济领域,中国走在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前面,这也是无法再将中国称为“后来人”的原因所在。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