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倾听的领导力”在日本专门经济周刊《Diamond》网络版最近整理出的习近平八大领导力中排名第一。2012年2月以国家副主席身份访问美国的习近平问美国副总统乔•拜登政治人所珍视的价值是什么,认真聆听建议。专栏作家加藤嘉一评价道“习近平重视的不是提出意见的快感,而是倾听他人意见的耐力”。
第二是打破先例的“破格领导力”。习主席打破了“刑不上常委”这一不成文的规定,开除了前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周永康的党籍,将其移交司法机关。2009年12月以国家副主席身份访问日本时,他打破了至少要一个月前申请的日本宫内厅惯例,在两周内成功接见了日本天皇。
第三是大胆的言论。2013年3月就任主席后的第一个海外巡访时,习主席会见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坦诚地表示“总感觉我们挺像的”。当时,西方舆论正在担忧中俄的战略接触,这一发言虽然让中国外交官和记者们都感到吃惊,但习主席本人并不介意。
第四是强大的掌控力。除了担任党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外,他还增设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国家安全委员会、网络安全信息化领导小组、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集中掌握权力,甚至还将之前由总理管辖的财经领导小组也纳入自己的掌控中。
第五,最后决定一定由自己适时做出。“他会敲板儿决定,明确指示应该做什么。这样做出的决定让别人无法介入。”加藤嘉一援引内部消息灵通人士的话,公开了内部会议的氛围。这样的决断能力正是习主席打老虎(指贪污腐败的高级公务员)成功的原因所在。
第六是敢于承受风险。在去年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京峰会上习主席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了会谈。考虑到中国民族主义的舆论情绪,这样做对习主席来说是一大风险。第七,无法预测的行动。中国外交部官员甚至诉苦称习主席海外巡访时从不事先告知领带的颜色,也不告知是否要准备发言稿。第八,对共产党的绝对忠诚。他虽然镇压支持西方自由民主主义的知识分子,但并不拘泥于意识形态,而是积极利用国民舆论的声音,重视对共产党的统治。
外媒们指出,虽然习主席成功实现了国政运营,但他独揽权力,不接受国民的民主化要求,这是他领导能力的局限性。他独揽大权的做法遭到了被排挤在权力之外的既得利益阶层的反对。随着经济增长,国民们对于民主化的要求越发强烈。而习主席能利用公权遏制这一要求到何时还是未知数。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