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G生命工程也曾经一度考虑过停产,公司从1991年开始,斥资高额研发费用生产销售的“Intermax-gamma”进入市场后,至今为止从未出现过盈利。反而上市后连续几年,销售额维持在1亿韩元左右,而公司亏损则达到3到4亿韩元,从生意场的角度看不到任何希望。在进行研究开发的当时,曾经设想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发治疗肝病等各种疾病的药品,但随着各种良药的推陈出新,“Intermax-gamma”反而仅成为对慢性肉芽肿患者和一部分重症异位性(atopy)皮炎患者的必备药品。问题是,患有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肉芽肿的患者全国只有100多名,这种病症实属罕见,市场很小。
2003年,LG生命工程计划停止生产的消息传出后,慢性肉芽肿病友会(患者和患者家属的聚会)掀起了轩然大波,全世界范围内,和此药药性相类似的药品只有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英特苗(InterMune)公司生产的“干扰素(actimmune)”,但“干扰素”的价格却贵出10倍以上。
当时最高领导层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为了挽救那些不幸的生命,即使每年损失3到4亿韩元也要继续生产。”
当时,首尔大学医院慢性肉芽肿主治医生金重昆教授(小儿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种药在保管上十分繁琐,公司负担很重。但公司方面决定重新生产该药品后,对于那些即将过期的药品,全都给予免费替换,真是患者的福音。”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